自闭症孩子应该从几岁开始融合

109人已阅读 2023-04-12 10:50:09
导读 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在考虑“自己的孩子要不要融合”“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融合”等问题。而在回应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简单了解下什么是“融合”。
儿童康复

新闻详情

2023-04-12 10:50:09

融合,是每个自闭症孩子走入普校和社会的必经之路。很多家长都会问,孩子要几岁开始融合?怎么融合?今天我们就来讲解清楚——孩子应该从几岁开始融合?

孩子应该从几岁开始融合?
  答案就是现在。

  因为不管孩子现在几岁,能力程度如何,我们都能够在不同程度的融合教育计划中,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安排。

  一般来说,孩子3岁后,就应该在有支持的条件下逐步融合。

  “有支持”是指孩子刚开始融合时,要给予足够的支持。而“逐步”指的是,融合要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

  那么,家长如何判断哪种融合方式适合自己的孩子?有以下5个步骤:

  1.评估孩子现状;

  孩子的能力如何,需要多大程度的特殊教育扶持

  2.选择融合方式,开始融合;

  3.每隔3-6个月重新评估;

  看选择的融合方式对孩子是否有效,是不是最适合孩子的一种教学环境/方式

  4.孩子能适应:考虑减少支持;

  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在预期内,甚至比预期好,技能也有所提高,这时候可以考虑减少特殊教育支持,把孩子安排在更少限制的教学环境。

  5.孩子不能适应:考虑增加支持。

  孩子各方面能力不但没有提高,还受到各种阻碍,比如上课没法安坐、与普通孩子相处特别困难等。

  这时,我们就要反省所选择的融合方式是否适合孩子,考虑给孩子增加特殊教育支持。

有哪些融合方式可选?
  自闭症孩子想要融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下面我们举3个例子,供大家理解和参考。

  01 全天机构/家庭干预+普通课外班

  如果孩子各方面能力都比较薄弱,我们可以选择全时间在特殊教育机构做高强度干预,但在课后或周末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与普通孩子接触、互动。

  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报足球课、画画班、户外游戏小组、乐高俱乐部等课外娱乐活动,或者带孩子参与儿童博物馆、图书馆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报学习性质的课程。

  因为让他们和普通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一起上课的话,一方面,他们可能没法安坐;另一方面,他们和普通孩子互动交流的机会也很少。

  上课外班时,我们又如何帮助孩子逐步融合?

  假设,我们给孩子报了一个乐高俱乐部。

  1.和孩子一起到乐高俱乐部,帮助孩子邀请伙伴、加入游戏、解决社交冲突。在各种状况发生时,把握住教学机会,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社交技能;

  2.慢慢地,我们要弱化这些扶持,逐步过渡到短时间陪孩子上课,最后过渡到孩子自己在乐高俱乐部上课。

  02机构/家庭训练+普校

  经过评估,孩子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部分时间在普通学校上课了,那我们就可以采取特殊教育训练与普校上课相结合的融合方式。

  关于这一融合方式,也有多种实现形式——

  1.学龄前的孩子

  1)给孩子一些特殊的安排,比如让孩子每天上半天幼儿园,或者每天上两小时幼儿园,其它时间在特殊教育机构训练,或在家训练;

  2)家长或特教老师全时间/部分时间到幼儿园陪读,给予孩子特殊教育支持和辅助;

  3)如果孩子在融合幼儿园,可以逐步增加他们和普通孩子一起活动的时间,比如从每天几小时到全天慢慢过渡,逐步减少在特殊教育支持。

  2.到了上小学年龄的孩子

  当孩子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我们一定不要等待,要抓住机会,让孩子至少有部分时间可以在普通学校上课。

  如果学校老师说,孩子的能力程度不能适应普通教育环境,建议孩子到特殊学校上课,我们也要尝试和学校慢慢沟通。

  比如,我们可以和学校商量,能否让孩子每周五全天或每天下午到学校上课,其它时间到机构或在家训练。

  或者说,我们能否让孩子参加普通小学的副科,如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

  1.给予孩子适应集体环境的机会和时间;

  2.不硬性要求学校接受孩子的特殊,后续沟通会比较顺畅;

  3.给予普通学校老师了解特殊孩子,与孩子建立关系的机会。

  不管是孩子本身还是校方,都有一个过渡的时间和适应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让校方逐步接受我们的孩子,我们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慢慢说服学校,增加孩子在普校学习的时间。

  03全天普校+特教支持

  对于能力比较好的孩子,我们要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全天在普通学校上课,但同时也需提供特殊教育支持。

  这种融合方式如何逐步实现?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全天支持:家长或特教老师全天陪读,教孩子如何在教室里独立上课;

  2.逐步缩短陪读时间;

  3.如果孩子能力程度很好,可以不用陪读,但家长或特教老师要做好各类辅助支持。

  (包括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做好课程计划安排,考虑好座位的安排,*孩子课堂纪律,帮助孩子在放学后或上课前跟班上的孩子交朋友等。)

  需要强调的是,融合不是一个有和无的问题。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孩子要不要融合,而是孩子应该以什么方式融合、接受什么程度的融合。

  所以,家长可以借此思考一下:

  我的孩子能力如何?

  什么样的融合方式最适合我的孩子?

  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逐步融入普通学校的集体环境?
上一篇: 自闭症幼儿居家干预 下一篇: 锻炼孩子的专注力的方法游戏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查看全部课程
武汉大米和小米

武汉大米和小米

汉阳校区 香港路校区

查看全部校区 进入官方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