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涵盖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实务应用3部分,由5大模块构成,即:学科基础、学习视角、实用技术、专题点睛、效果评估,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鉴别、诊断、咨询、治疗、效果评估的全程试学习体系。
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分析、心理督导技术等有关行业的群体
有志于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人士及心理学爱好者
父母和准父母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专业》课程首先重在夯实学科基础。通过对《基础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辅导概论》等基础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相关工作领域,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您熟悉或不熟悉的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罗杰斯、塞利格曼等人都将跨越时空,与您开启心灵的会晤。
课程融合了心理测量学、特殊儿童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在描述、测量、诊断与评价等不同水平上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类型。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儿童青少年的哪些行为表现可以作为心理不健康的指征?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哪些有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们?……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程中找到答案。不同学科的多元视角既可以为父母了解、剖析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提供参照,也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提高对儿童青少年发展问题的鉴别、分析水平。
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有赖于心理健康的辅导技术、心理问题的预防、鉴别、咨询与治疗技术。事实上,这些技术在课程中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课程区分了心理健康辅导的通用技术以及辅助技术。既有会谈、移情、游戏等传统技术的训练--这也是所有的心理咨询流派都用的技术,也有叙事治疗、阅读治疗、艺术治疗等前沿领域的探索。技术中所涉及的如摄入性谈话、倾听等技术,尽管有不同的适用情境,但均考虑到了正常群体心理健康的维护,也考虑到了心理异常群体的咨询与临床辅助。
除了理论与技术等知识性内容的学习,课程更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倡“边学边练”,注重“学练结合”。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的现场演练既可以深化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也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应用场景。
1、400学时的模块化课程组合(含导学课及答疑讨论课),夯实心理学基础,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专业课程由38门课程构成,其中理论基础课6门,96课时;专业技术课20门,208课时;实务应用课12门,9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