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开学过后都会有舍不得爸爸妈妈的时候,具体的表现多为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是刚开学孩子不适应的正常现象,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殊不知,“分离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很有可能会从开学周开始,影响到孩子整个学期的学习状态。
一棵大树爱上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来爬树、摘树叶、吃苹果……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男孩希望获得,大树把苹果给他去换钱;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男孩希望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船。男孩变成老人回到大树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不过它还有个树墩,可以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这是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如果让你选,你是做那个不断奉献,看到爱的人快乐那么自己也就快乐,也不怕变成树根的爱心树呢?还是做那个动不动就不快乐,要这要那,只有短暂的幸福和满足的人呢?
一个几乎颠覆了传统家庭伦理的玩笑,细节上变化的视觉游戏营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虽然讨论的是一个关于性别歧视的严肃话题,但作者将故事讲述得趣味横生、幽默有趣!
朱家的生活看起来不错,房、车、花园,一应俱全;爸爸和兄弟两个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一天晚上,任劳任怨、辛勤顾家的妈妈突然不见了。一纸留言:“你们是猪”表明了妈妈对朱家父子的不满和失望。没有妈妈的朱家乱套了!
这本让孩子*自理感恩的好书,我们发现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似乎并不只是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妈妈操持家中一切杂物的现象放之四海而皆有;因此而起的争执之声久宣不止,安东尼·布朗却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轻松的引导大家对于如何处理家庭琐事的分工与分担,进行了又一次的思考。同时,故事中,两个小男孩的转变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家庭生活中,妈妈带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然而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行为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爸爸。
这本绘本的画面中处处隐藏的伏笔,轻巧地与看似不动声色的文字基调相互映衬,当读者一一发现其中妙处的时候,早已忍俊不禁了。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正处于释放天性的阶段,“克制”二字不应该出现在孩子的学习日程里。然而,父母们很容易忽略,“克制”正是日后培养孩子毅力、提高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基础。
这本绘本的主人公King Jack就因为贪玩,不懂得克制,差点被自己的“游戏”给吓哭。“适可而止”,这是一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的好习惯哦!
到睡觉时间了,熊宝宝还没洗澡,也不想睡觉,更不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晚安吻。熊爸爸来催促了,熊宝宝才勉强给妈妈一个晚安吻,可是,等到熊爸爸来要熊宝宝的晚安吻时,熊宝宝把爸爸推开了,坚决不给。
熊爸爸并不生气,他不紧不慢地,一边给熊宝宝洗澡,再穿上睡衣,一边不停地逗熊宝宝,要求熊宝宝给他一个吻,还不断地启发熊宝宝,用不同的方式,给爸爸一个充满爱的吻。
然而,熊宝宝都拒绝了。然而,熊爸爸依然没有勉强,更没有生气,他是那样地宠爱熊宝宝,感觉都是在跟熊宝宝做游戏一样。父亲的慈爱、温柔、智慧都融汇在里面。,熊宝宝吻爸爸了吗?难道熊宝宝真的不能明白爸爸的好吗?爸爸们快来带孩子一起来读读吧,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