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妨碍是指个体面临被评价的威胁时个体预先采取一些措施阻碍自己取得成功,以达到保护或提高自尊的目的。研究发现,低自尊水平的个体更倾向于运用自我妨碍策略。学生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结果也会有意识地采取降低或放弃努力的行为,就是所谓学业自我妨碍。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业自我妨碍的高发时期]。
自尊的核心要素是情感体验,研究表明,自尊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自我接纳是自尊的主要成分之一,经相关分析发现,自我接纳可以较为显著地负向预测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分层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自我评价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行为式自我妨碍,自我接纳总分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自我妨碍的各维度。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自我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自我评价越高的学生可能是能力较强的个体,他们通常能够清晰地认识并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不会因为失败而带有消极情绪采用学业自我妨碍策略。由学业自我妨碍的定义可知,学业自我妨碍倾向越高,个体越加不能接受未知情境中的失败。因此,自我接纳影响了个体对失败的看法,影响个体对自身能力接受程度,进而影响了其为了避免因能力而失败采取的自我保护机制。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大学生对其完成任务的能力高低都可清晰认识并接纳,因此,对于潜在的不确定的失败也可适度接受,不会过多的使用自我妨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