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育孩子?

236人已阅读 2018-08-21 17:03:33
导读  每次去朋友妙的家玩,她的女儿与我都有着说不完的话,还告诉我不少关于她的秘密。
幼儿阶段 数学启蒙 思维提升

新闻详情

2018-08-21 17:03:33

数学思维

每次去朋友妙的家玩,她的女儿与我都有着说不完的话,还告诉我不少关于她的秘密。  

   看着我俩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妙每次都很大感叹地对着我说:我没日没夜地辛苦拉扯大的女儿,竟然一个月与我说的话都比不上你来的这一两个小时。

  趁着妙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悄悄地问及她的女儿莹莹,为什么不愿意把这些小秘密和悄悄话告诉妈妈?
  莹莹说喜欢我能坐着弯腰,眼睛与她平视地认真听她讲话的模样。
  她妈妈从来都没有过和她一样高度地与她说过话。并且每次都是“你快去做什么;不能这样做;怎么老是说你都不听……”
  莹莹特别反感妈妈这些命令和安排式的语气和口吻。所以宁愿把话留在心里也不说给妈妈听。
  孩子虽然幼小,但是他们毕竟也是人。
  人,不论年龄大小,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都是渴望着大家思想和感情上平等的交流。
  前段时间在小区遛娃,几个妈妈走在一起就有着讲不完的孩子的事情。
  有一位妈妈说:“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家的孩子才两岁,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我换一个姿势要与她拥抱,她表现的热情可就不同的了。”
  原来,有好几次下班回来,这位妈妈想着一天没有见到宝贝了,一进家门就想得到孩子飞奔过来的拥抱。
  可是每次她进门时,叫孩子过来让妈妈抱抱,她的女儿表现都是不冷不热的,有时候心情好,给个面子,就慢吞吞地跑过来抱一抱。
  这位妈妈是个非常睿智上进的妈妈,她的满腔热情遇上个冷锅,她不甘心,她大量地阅读相关的育儿书籍。
  综合各方面归纳,她认为自己应该尝试换个姿势与孩子说话。
  当天下班回家,这个妈妈开门换好鞋子后,她蹲在门口,张开手臂,温柔地呼唤着:“亲爱的宝贝,妈妈一天不见你了,想死妈妈了,快来让妈妈抱抱。”
  让她感到惊奇的是,她只不过是蹲了下来,说话轻了点,没有想到她的一呼,女儿马上应了。
  飞快地走到她的身边将她紧紧地抱着,也说宝贝想妈妈了。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居高临下的姿势,站着和孩子说话,会让孩子有一种距离感和压迫感,让孩子的心里会出现抵触的心理。
  当我们家长与他们以平等的姿态交流的话,孩子就会乐意地和我们家长交心和交流,让我们家长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3
  经常带孩子的妈妈都会发现,同样是孩子摔跤这一件事情上。不同妈妈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小A摔跤了,妈妈站在那里大声地说:“怎么那么不小心的,走路不带眼的,这么大的孩子还摔跤……”
  这时候,小A一般情况下都是趴在地上哭个不停,一直等到妈妈拉他才起来,有时候甚至还会哭闹着闹别扭。
  小B摔跤了,妈妈轻快地走到他的身边自然地蹲了下来,亲切地对着小B说:“我们家的宝贝已经长大了,对不对?宝贝是个勇敢的男孩子了,摔一摔长得快,没有关系的,是吗?”
  小B听到妈妈的话后,一般情况下,想哭都不哭了,一骨碌地爬起来,接着又去找同伴们玩去了。
  孩子尽管幼小,但是他们很多道理都是懂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姿态去跟他们交流。
  家长用命令或者埋怨的口气去与孩子交流,孩子回应的不是哭闹就是纠缠;
  家长用哀求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任性;
  家长用温和的态度去说话,孩子給予的反应就是体贴。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每一颦每一笑都映射着父母的教养。
  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要想有好的孩子,必须先做好的父母。
  放下父母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和友善,这样,父母和孩子的心就会紧紧地走在一起。
  心近了,父母说的话,孩子都愿意听。
上一篇: 如何让孩子更自信? 下一篇: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者,而是……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查看全部课程
太原培飞数学思维学校

太原培飞数学思维学校

杏花岭校区 小店校区

查看全部校区 进入官方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