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大概都听过别人家的孩子吧,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完美的,每天放学回家会主动做作业,根本不用家长陪着。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哪里薄弱会自己找出来自动弥补。不用说,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习上从来不用家长费心,而且成绩也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可见,要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能够自发、主动地学习。想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需要满足孩子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也就是在家庭养育中要做到以下三点,这样带出来的孩子超自觉,以后的成绩也不用愁。
孩子在做事时,不管结果如何,家长都要给予鼓励和接纳
很多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就会骂孩子“笨”,这样做大错特错。成人做事只在乎结果,却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做事的意义在于过程,犯错对于他们的意义更大。如果事情做错,反而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以后可以让孩子更进步。不论孩子做事是否正确,都要让孩子明白他是被家长爱着的,从心理上无条件接纳着的,这样孩子才可能产生归属感。
不包办,给孩子可以自主做决定的机会
这样做是为了满足孩子“自主感”的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对孩子过度包办,给孩子提供可以自主做决定的机会。比如喜欢什么样的书包,想如何搭配衣物,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你会发现,孩子对自己选择的事情上会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也更能坚持下去。
让孩子觉得不管什么事,只要他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任何人都需要有成就感,孩子也不例外。在鼓励孩子做事时,如果孩子遇到挫折,鼓励他再接再厉,因为下一次一定比这次有进步。鼓励孩子时,强调“努力”和“进步”,让他和自己做比较。这样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才会有信心完成,而且也不容易气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