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百名院士委员应邀参加全国政协召开的专题协商会,会议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展开。参会的院士委员都是当代中国的科学家,怀有科学报国的梦想。而再伟大的科学梦,都需从青少年开始培养。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青少年的梦。科学的未来属于青少年,因为世界观的形成、好奇心的萌发都在这个关键的阶段。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科普作家郑永春也表示,中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普及率最高、对公民科学素养影响*的学段。科学作为反直觉的理性思维,包含定义、观察、实验、验证、逻辑、推理、演绎等方法和手段。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才能成为自觉的行动和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来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选择。
**在去年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明确表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并强调要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为一个科学教育从业者,我希望更多青少年拥有属于自己的“科学梦”,从小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在科学知识中获得乐趣。
为了给更多孩子提供优质的科学课程与教育服务,火星人俱乐部以“让科学成为乐趣”为教育理念,自主研发了《小小发明家》系列物理科学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电子学、声学、电磁学、能量转换等知识模块,让孩子在自己动手制作、体验知识原理、探索科学奥妙的过程中,更好地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