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让我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可期;对学习的全新认识。
2020年的疫情,对很多人来说是人生路上的转折点,对于我也一样。*了十年的公司突然倒闭,人到中年、迷茫焦虑于将来的出路。是对外汉语让我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可期;对学习的全新认识。
我毕业于外贸英语专业,从小就长于语言学习,加上自己热爱中国文化历史,对外汉语一直是我的兴趣点。恰巧一起茶艺的朋友向我推荐,何不把自己的爱好和所长结合在一起,拓展新的人生方向呢?刚刚学完课程的朋友介绍了IMCPI的独特教学方式“,理论结合实际”、“边学边讲课”、“线上特色课程”,这些学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和自己之前经历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截然不同,让我心动不已,于是在2020年的12月我走进了IMCPI的课堂。
授课老师闵老师,打开我对外汉语新世界认识的大门。闵老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生动活泼,有着多年的外国留学生班课、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从*堂课开始,闵老师结合自己曾经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外国学生会提出哪些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的问题?”,“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学生,怎么进行分国籍差别化教学?”等等,抽丝剥茧式的让我一窥这个行业的现状、潜力和对每一个从业者的素养要求。要做到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我们自身必须做到储备深广、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教学。
我们1216班是一个团结有爱的大集体,时尚活力的小红同学,大一在读的崔同学,从*堂课每个老师的自我介绍大家就达成了一个共识,我们都是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好学上进的同一类人。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秀一秀自己的家乡话”,老师们用各自的家乡话来朗读一首李白的《将进酒》,小红老师的广东话版本、钱老师的四川话版本,方言各自不同,但同样铿锵有力、字正腔圆,听得我陶醉其中,*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汉语之美、诗歌之美。也让自己立志将中华文化之美传播给外国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
从“生存汉语”的一个个日常生活话题入手,闵老师反复强调,教学要以外国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最感兴趣、最需要的内容为教学重点,从单词到语法,要以简洁直观的公式、简短实用的例句教授给学生,“精讲多练”;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例如以“以旧带新”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点,带入新的不同的用法;闵老师还教导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人不要拘泥于教材课本上的内容,而要与时俱进,紧贴当今社会最流行、常用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外国学生。
“理论结合实践”也是IMCPI教学方法中吸引我的一个方面。正课三开始,上午讲授过的内容,下午闵老师就准备几组相关知识点,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下午的课堂上台试讲,通过实操检验我们掌握的程度。例如:“你叫什么名字?”这么一个简单的话题,如何设计课文、生词、例句、板书、纠音、师生互动等等的十分钟左右的课程。我们上台试讲的时候,闵老师和班里各位同学们扮成听不懂中文的外国学生,和台上的试讲老师互动。走到讲台上面对一众“外国学生”,如何开场都让人紧张不已,更不要说“学生们”时而还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更会使课堂节奏卡壳甚至拖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闵老师教导我们,每一次下午的试讲就是宝贵的实践,每个同学都能从中“教学相长”,取长补短,鼓励大家踊跃主动多讲多练。每次试讲结束后,闵老师先让各位同学们互相点评优缺点,然后闵老师最后总结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每当同学试讲以及老师点评时,我都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其他老师的长处、值得借鉴的课堂设计的巧思,以及自己应该避免的问题。渐渐地积累出一套自己的“Do&Don’t”教学方法。我的几次试讲,有亮点——比如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互动充分;也表现出很多“教科书”式的典型错误;闵老师劝导我不要气馁,重要的是认识到原因并从错误中学习改正,同时也感谢我给同学们做出的“反面教材”的示范性。
“教材上已经有课文、生词、语法和练习,为什么老师在授课前还需要做教案?”闵老师专门安排了两节课,手把手教我们为什么以及怎么写教案、做课件,然后在课堂上一一点评课件的可圈可点之处,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闵老师还在课上讲解《IMCPI汉语角常见问题解答》,共享了HSK全套教材、真题、教学大纲,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上课视频,拼音教学工具等电子资源,并在课上播放以汉语教授汉语的“沉浸式教学”视频,鼓励我们更好地掌握讲课方法和技巧,为汉语角的实战做足准备。
汉语角是我们的班主任高老师负责的。细心的高老师把外国学生按照国籍和汉语水平进行分类,有计划地安排教学任务,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教到不同国籍、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我的学生是一位帅气的俄罗斯小哥。高老师介绍说这位学生韩语基础不错,一堂课要进行2篇课文的教学。
得到汉语角任务之后,我就根据学过的教案和PPT要求设计教学的内容。既然学生基础不错,那么教材上的课文、例句和练习满足不了课堂的进度,怎么办呢?我和闵老师沟通如何以教材为基础,扩充拓展相关的知识,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从学生熟悉的俄罗斯和上海联系起来,设计了“莫斯科到上海有多远?坐飞机要多少时间?”等等例句和练习,学习“白”这个字,除了比较汉语中的“白发”和西方“Gary(灰发)”之间的区别,我还趣味性的引入了时下流行的“奶奶灰”这个词,以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瞬间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学习很快乐。我在讲课不久就发现学生的汉语水平理解教材的课文、学习语法都没有问题,好在我的PPT教学内容事先准备很充分,*次汉语角课上完,学生希望继续约我的课。
接下来的两次汉语角我就更有针对性的从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教材的词汇、语法知识点,并适当提高例句与练习的难度,也鼓励学生多用汉语表达。例如第二次汉语角,学习“马”这个汉字,得知学生有华人血统并从小热爱中国文化,我送给他“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句话,鼓励他学好汉语,他在欣赏优美文字意境的同时也非常感动。
第三次汉语角,教材上要求讲解中国茶文化。我设计了“品茶学中国文化”的环节,在汉语角现场给学生泡一杯云南红茶、并配上传统茶点,向学生讲解中国茶的历史、六大茶类、茶马古道及茶的传播、茶的采制、如何泡一杯好茶、茶在中国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等,全面系统的介绍中国茶文化,接着邀请学生用汉语介绍俄罗斯的茶文化,饮茶在他们国家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以及他所熟悉的俄罗斯传统“茶炊”的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主动表达的积极性。几次汉语角下来,我连续获得了学生的五星好评。
如果说现场授课和试讲、汉语角是实战性的教学,那么IMCPI的线上特色课程则是同样重要的一系列课堂教学方法、汉语知识储备的法宝。闵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尽责地提醒我们哪些关键的语法课程,需要在哪些时间节点选修,并在线上课程中和学生互动,答疑解惑。
IMCPI的线上特色课程,系统、重点突出的概括了每一个需要掌握的汉语知识及教学法,尤其是闵老师的《汉语词汇体系》、《汉语语法体系》、黄老师的《近义词辨析》等等,我反复学习并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毕业后的至今,根据自己的需求,我还在继续预约并参加线上的课程。
课程的培训是短暂的,这两个月来紧张而忙碌,同时感觉到好久没有过的充实与收获。然而笔试时再一次让我体会到学海无涯,自己曾经习以为常、脱口而出的知识点,原来有很多还不甚了了,IMCPI的培训暂告一段落,对于汉语知识、中国文化的学习却是终身的事。
感谢IMCPI,让我在2021,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也希望IMCPI越办越好,使更多人加入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将中国文化传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