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自2012年招生以来,共培养本科学生841人,其中已毕业558人、在读369人,学生获得双学位的平均比例为90%。通过与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培养了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学生,形成了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学生学习能力,毕业生的平均就职率达97%。
云南财经大学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的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实行4+0办学模式。学生修读完相应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获得云南财经大学毕业证、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学生所获得的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可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金融学专业引进英国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管理模式,融合中外金融理念和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了解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动态,系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金融决策分析理论、工具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人际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类相关*,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及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
中英合作金融学教育项目2012年开办,是云南财经大学第三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已有6届毕业生。合作双方综合利用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区位与政策优势和爱丁堡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在服务沿边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毕业论文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
1、专业发展服务沿边金融改革开放,发挥金融前沿辐射作用
金融学专业金融服务方向是英国金融最新的发展领域,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服务沿边金融,解决沿边省份国际化金融人才短缺的问题。完成“滇桂沿边金融开放中的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等6项国家级课题,16项省级课题。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就职率达到23%,为沿边金融培养了紧缺人才。金融学教学团队成为国家援外教育的主力军,先后有136人次为商务部援外研修班授课。
2、借力国际化精品课程,提升优势学科
发挥龙比亚大学金融学在英国*阵营的优势,原汁原味地引进英方22门专业核心课程,优化金融学专业课程结构;通过强强合作,将云南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的传统优势向国际化和应用型优势发展,金融学专业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
3、创新“双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毕业生“双高双优”特征
引进英方“学术+实践”教育理念,创新“双向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素养与跨文化素养复合、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复合。在低年级培养跨文化素养、数理方法和学术规范,高年级培养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入体验与生涯教育,形成特色化和体系化的办学成果,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培养模式创新造就毕业生实现“双高双优”:就职率达98%、留学率达22%,金融行业就职比例达23%,优秀学校留学录取优(每年有5名左右毕业生进入QS100高校,先后有4名毕业生进入QS50高校)。
4、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率先实行新型学分制
引进英方新型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少课程、高学分、多学时”的新型学分制,采用论文+考试的考核方式,减少考试成绩比重,提高学生平时学习难度,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全校学分制改革提供最新经验。
5、搭建高密度的交流交换机制,*教学同步实施
疫情前每学期英方派遣四批次外教来校授课,*了核心课程的教学,实现了中英双方同步教学。每年英方管理团队来校两次,实现了教务管理同步开展。中方每年派出2-3名学生赴英国交换学习,1-2名教师赴英交流访学,形成交流交换机制,双方合作顺畅,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6、获得中外双学位证书,增强就职竞争力
项目采用“4+0”双学位的办学模式,学生4年全程在云南财经大学就读,达到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即可获得中英双学位证书。免去高昂的学费,为边疆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享有高质量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增强了毕业生就职的竞争力。
7、拓宽合作渠道,提升办学质量
开放式和高层次国际化办学,通过与世界著名大学建立2+2本科双学位项目、3.5+1.5本硕直升合作办学项目,并在泰国创建曼谷商学院和正大(中国)经济管理学院等项目,从而实现了教育国际化“引进——吸收——输出”的跨越式发展。该项目学生就读期间可参加爱丁堡龙比亚大学2+2、3+1学生交换项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韩国蔚山大学2+2学生交换项目。
8、严把质量关,提升办学声誉,纳入一本招生
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自开始起按按二本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2019年起金融学专业纳入云南省一本招生。中英项目毕业生平均就职率为97%,出国深造及考研率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