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培训机构

98人已阅读 2017-12-04 16:42:59
导读 德瑞姆学校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
心理咨询师 高级企业EAP执行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催眠治疗师

新闻详情

2017-12-04 16:42:59
  初级催眠治疗师培训课程

  适合对象:想学习催眠技术的学员
  使用教材:德瑞姆心理教育的独家教材
  教学师资:德瑞姆心理教育的权威师资
  教学目的:帮助学员学到实用的催眠技术
  课程详情
  特色性课程:
  区别于国内其他催眠课程,在*充分学习时间基础上,以催眠治疗为重点学习内容,从一般性的催眠治疗到临床催眠治疗,*您不仅*基本催眠技术和理论,更*催眠 治疗的高级应用。
  投资性课程:可为各种心理治疗机构、医院、美容院、运动训练机构等提供催眠治疗服务。
  实践性课程:小班教学,非常注重学员的参与性、实践性。这是*学员独立操作催眠治疗的重要*!
  培训模式:
  1. 四十人制小班全封闭专业体验式训练。
  2. 理论介绍、现场模拟、个案演示、互动体验、助教带训、个别辅导、自我催眠、心灵对话体验。
  3. 米乐顿?艾瑞克森催眠模式,在闲谈之中引人进入催眠状态,植入正向暗示。
  4. 自我内在的体验与整合技术,探索内在情结或创伤的成因
  招生对象:
  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催眠疗法爱好者、职业培训师、公司高层及人事经理、有意向挖掘自身潜能以及对神秘事物感兴趣的朋友。
  资格预审:
  1、遵纪守法,无犯罪前科,无不良记录;
  2、身体健康,无精神分裂病史;
  3、参加者须在课前承诺,学成后不得应用催眠技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德瑞姆


  心理培训师高级连续训练项目
  适合对象:具有相关心理学背景,3年以上工作经验以及1年以上培训经验,对心理培训师工作有意向,并通过面试的学员
  使用教材:德瑞姆心理教育的独家教材
  教学师资:叶敬秋、孙彦、季东来、蔡敏心理教育四位**
  教学目的:帮助学员掌握培训师工作要领,提升学员培训工作技能,让学员自信潇洒的走上心理培训讲台。
  课程详情
  组织行为学:领导力、沟通、员工激励
  · 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市场与广告、销售谈判
  · 压力与情绪: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情商(EQ)
  · 家庭情感:婚姻恋爱、家庭关系、亲子教育
  职业方向:
  · 企业:培训经理、内训师
  · 咨询公司:培训师、咨询顾问
  · 自由职业培训师


德瑞姆


  心理寓言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德瑞姆


  我们可以操控潜意识吗?
  问:我们是被潜意识操控而无法自主吗?
  答:越来越多的关于潜意识的书籍似乎都在说着“潜意识操控我们的行为,而我们并不知道。”其实早在弗洛伊德之前很多年,我们的老祖宗就感慨世间有“造化弄人”——似乎我们很难“完全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很少有人可以“完全地”按照意志实现梦想中的人生。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用“潜意识”这一概念来表述那些隐匿的、偷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判断、情感乃至行动的东西。
  我们要感谢弗洛伊德的伟大发现——人类并不是完全由头脑掌控的。但是更多弗氏的后继者发现,潜意识并不是一个暴君,而是我们不熟悉的另一部分的自己。我们并不是被另外一个神秘的谁掌控,只是有时候会不加思考地努力满足这部分“看不清的自己”的愿望。
  简单地说,我们平时头脑中熟悉的一部分自己(意识),和隐藏在内心的模糊的一部分自己(潜意识),可能会对同一个事物抱有完全不同的两个愿望(当然有时它们也是一致的)。当我们自身的愿望彼此冲突,内心那个未知的力量又比较强大,我们就会感到生活被“非我之力”所控制了。
  遗憾的是,这种头脑中的愿望与内心愿望之间的冲突十分常见。比如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比如被疼爱、被羡慕被敬仰……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所渴望的东西,实际上却是源于母亲、父亲、母亲的母亲、父亲的父亲,甚至更加缘故的祖先的渴望。因此,今天的我们很多时候看似在努力“满足”自己,却难以享受这些愿望的实现。虽然过着看似十分“自主”的生活,却又冥冥之中感觉被什么东西(或者叫命运)所捉弄。

上一篇: 心理职业培训 下一篇: 心理疏导培训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查看全部课程
杭州德瑞姆学校

杭州德瑞姆学校

下城校区

查看全部校区 进入官方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