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有两部妖怪动画迎来了它们的续作,一部是万众期待的长寿作品《夏目友人帐》,另一部是改编自森见登美彦小说的《有顶天家族》第二季。
《夏目友人帐》自不必说,作为深夜动画可以连载至第六季已经说明了IP的火热,观众的高评价与稳定的销量使得制作方名利双收。《有顶天家族》原作者是有“京大双璧”支撑的森见登美彦,该书2008年拿下了日本书店大赏第3名,由P.A.WORKS改编的*季动画则获得第17回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优秀奖,这次续作的播出也是意料之中。
和热血、后宫、耽美等题材一样,妖怪的故事一直是动漫作品中的热门类型。尽管妖怪文化并非日本独有,连妖怪也有7成源自中国,但若论妖怪IP的开发还是日方最为完善。今天,文创资讯就和大家聊一聊日本动漫中的妖怪文化。
不一样的认知,日本的妖怪其实是神?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搜神记》中对妖怪有这样的定义:“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
在中国的词义里,妖怪是指人神之外的超自然生命体,由灵气聚集演化而成。人与妖共存,鬼神则存乎现世之外。妖怪可以是动物幻化,像《白蛇传》中的白素贞,也可以来自神话想象,如常见的凤凰麒麟。
不过在邻国日本,妖怪的发展有着它独有的体系。
根据日本著名妖怪民俗学者柳田国男的解释,所谓妖怪,乃是已失去神威的诸神的沦落形态。一些很久没有被祭拜或是被人遗忘的神,由于缺乏信徒而逐渐沦落,最终成了妖怪。家神成了座敷童子,山神成了天狗,河神成了河童。所以在日本的神社中,供奉着的除了神佛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妖怪。这在别的国家是十分罕见的。
就像西尾维新的《恋物语》中,千石抚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解开了被封印的符文,成为了神明。而这位头发全部变成白蛇,还可操纵数以万计毒蛇的千石抚子,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更像一般认知中的妖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