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教育
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学生,中国的学生是学得多,悟得少,西方的学生则是学得少,悟得多。中国学生大多表现出基础扎实、思想依附、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缺乏创新精神的普遍现象;西方的学生大都表现为敢想、敢干、富于竞争。众所周知,几千年来中国教育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基础,重视基础教育。但是遗憾的是,过分地强调了“基础”,“把那些不是对每一人都需要的基础当做是人人需要的基础加以学习”。
中国教育采取的初级教育打基础,很注重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强调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掌握,而长期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悟”性;高级阶段才做学问,到了大学才开始学做研究,而此时,由于创造意识、创造能力没有从小得到培养,创造力匮乏,难怪“悟得少”。而西方教育注重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一贯培养而忽视基础教育知识的传授。根基不牢,“学得少”,但西方注重对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重视非智力因素或个性的培养,“悟得多”。
对比中西方的教育,中国教育重视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培养。在中国,中国的教师认为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要学生井然有序,保持安静。中国孩子认为坐得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西方孩子则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
的确,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感想、敢说、敢干,个性自由地发展,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创造力得到培养。而中国的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是在老师、家长的无限关怀和设计的种种作业中度过的,正是这种关爱,是孩子失去了个性、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阻隔了孩子的自由梦想,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西方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所以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学校教育,给予他们广阔的思想驰骋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家庭的教育
(一)对孩子基本态度的差异中国家长受封建社会意识的长期影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无责任感”的,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所以要求孩子顺从、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西方国家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家长并没有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一般也不替孩子做选择,家长是要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思考,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
(二)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认识差异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在社交上,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者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旦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与不快,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在生活上,为孩子*办事情,代替孩子选择,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在经济上,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所谓不放任,表现在:西方国家的家长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孩子想预支某些零用钱,家长会断然拒绝,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
(三)对孩子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差异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被西方家庭视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培养其自尊和自信心开始的,不是靠说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而是重视对孩子的尊重。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