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证。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治疗心悸的相关方法介绍,一起来了解下吧。
【辨证】
主症: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
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为心胆虚怯;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两虚;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为水气凌心;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咯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为心脉瘀阻。,
【治疗】
治法:调神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配穴: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隔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育;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诸、太溪;浮肿者,加水分、中极。
操作:平补平泻法。
方义:心*经内关及阴郄穴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心*之背俞厥阴俞配心之募穴巨阙,可益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合以收镇静宁神之效。
相关穴位位置:
内关:【位置】: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向上量3横指条索状筋之间即是。
郄门:【位置】: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向上量3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是内关,再向上4横指处即是此穴。
神门:【位置】: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厥阴俞:【位置】: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巨阙:【位置】:在上腹部,脐正中线上6寸,前正中线上。
脾俞:【位置】: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胆俞:【位置】: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肾俞:【位置】: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太溪:【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气海:【位置】:在下腹部,脐正中线下1.5寸,前正中线上。
膻中:【位置】: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前正中线上,约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大陵:【位置】:在腕前区,腕掌侧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微屈腕握拳,掌根*腕横纹正中,两条索状筋之间。
膏肓:【位置】: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中渚:【位置】: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劳宫:【位置】:在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握拳屈指,中指尖所指掌心处,按压有酸痛感。
水分:【位置】:在上腹部,脐正中线上1寸,前正中线上。
中极:【位置】:在下腹部,脐正中线下4寸,前正中线上。
以上内容就是心悸调理方法的相关介绍,承脉中医提供中医理疗课程,欢迎学员报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