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看书才能独立输入,最终形成输出能力
在学习方法的一开篇,我们必须强调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音频听课、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学习、检验效果这些都可以依靠他人的帮助和指导来完成(这也是我们私人定制复习计划的核心所在,我们就是你的外力),但是能否通关法考,内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你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就是这个无可替代的内因。
对于看书预习这个环节,有的学员会说,我可以听听带读课呀。听带读课,不就是又把音频听了一遍吗?你该思考的还是没有思考,还是再吃老师嚼烂喂给你的馍馍而已。如今法考的难度指数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点上的深入、众多、繁杂,特别是对考生的阅读中文能力、短时间提取关键要点、迅速形成法考思维的决断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考试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都离不开个人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自己上手去适应阅读,自己动笔来感受题目,自己提炼笔记来去芜存菁,自己总结错题来查漏补缺,最终自己复习来巩固知识,自己上场来应对考试。
PS:不是说听音频不重要,本文的核心是为了告诉你,一定要*看书预习,不能只听音频。
二、自己看书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为听音频做好准备
看书预习的目的是为了:
(1)迅速浏览本章,知道这个章节自己将会学到哪些知识,本章的知识架构、体系是什么,这样在你自己听音频时,老师讲的什么知识点,你才能够迅速定位,不至于盲人摸象。
(2)通读本章内容,了解本章节的重点是哪些,听音频、做笔记时才能有的放矢。
(3)划出通过自己看书仍然不能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自己的困惑,听音频的时候竖起耳朵注意听,这个部分老师是如何讲解的。
(4)边预习,边勾画,把自己认为应当注意的知识点勾画出来,适当做标注,方便自己后期复习、背诵。
三、自己看书才能为提炼笔记打好基础
学习需要把书变薄,提炼出精确、简单的结论、干货,这样方便你在平时的复习时,可以经常翻看,在考试前,可以快速过一遍知识点。这个把书变薄的过程就是提炼笔记的过程。所以说,提炼笔记的前提是,自己通读了一遍、理解了一遍,自己知道关键知识点在哪里,知道哪些没有掌握、哪些需要继续强化、哪些需要加强背诵,这些都是需要看书预习的。
虽然,我们提供了通关笔记,但是通关笔记也是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再加工、再梳理的,只有通过自己提取、浓缩、思考、比较出来的笔记,才是你后期直接可以拿来背诵的笔记。
市面上的机构,每年都会替大家准备好需要背诵的薄讲义,对很多报着突击学习的学生而言,简直是灵丹妙药。但是,我认为,对于早早开始,扎实推进的学员而言,这些书反倒会成为你的备考毒药。他会打乱你的复习节奏,让你产生患得患失心理,对自己前期所学、所记、所思的知识都产生怀疑。你总会觉得,不看这些书,我会不会过不了,看吧,你前期自己整理的,对你而言最适用的笔记,又白浪费了精力,再说,你从头去阅读这些书,本身还需要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这些都是时间上的损耗。
综上,我们建议,前期学习你用了哪个老师的书,后期背诵就选择哪个老师的背诵书,这样,内容衔接上不会有太多问题,基本上,背诵书,就是强化班讲义的浓缩。第二,跟私人定制复习计划的学员,务必把笔记都做到通关笔记上,上面给你留好了记录笔记的地方,后期,我们针对通关笔记,还会再出一套薄版的背诵版,到时你只需要把你的笔记和这个薄版背诵版进行结合就完全够用了。
四、自己看书才能适应长文字阅读,提高解题速度
法考改革的命题趋向而言,题干内容表述普遍偏长,加大了审题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学习中,就要刻意去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很多人平时只看网络小短文,长了就难受,看到图书也是一样,有图才行,没图一大片字就怎么也进入不了状态。
从法考备考三大基础工具来看,法条、讲义、真题都是长文字状态,三大辅助用具通关笔记、背诵资料和案例分析都需要阅读长文字,这种长文字还在机考的电脑里面,电子版显示,更需要能够长期的阅读适应后,才会有得心应手的分解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