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康复训练,仅仅通过学校或者机构的干预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干预是否到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家庭干预要怎么做。
2.有效的整合家庭成员之间的力量。孩子的干预不是家庭成员中某一个人的事情,要让家庭成员都加入教学中,保持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3.合理有效地安排家庭成员和儿童的时间,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的安排教学地点及活动。
2.要做到爱而有度,温柔的坚持。我们的孩子在家里就是小宝贝,一个孩子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宠爱着,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孩子还没说饿就已经怕他饿着,直接给喂了饭,还给安排了水果点心;孩子还没有说要尿尿,就直接抱起来去了厕所,所以孩子不需要跟人开口说话,就已经有人帮忙解决了,以至于孩子在家里无欲无求,没有机会去体验他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让孩子失去了靠感官去感知体验生活的能力。温柔的坚持,就是当你练习孩子的目标时,该坚持的就坚持,不要看到孩子哭了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就放弃。比如你要练习孩子独立的坐椅子吃饭,无论孩子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坚持,并且保持温柔的态度。
3.要及时的回应儿童主动发起的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儿童主动的语言,而且还会增强孩子的沟通信心。
4.干预的过程中少说否定句,多以肯定句型来表达。因为孩子听到否定句时,他其实并不知道要怎么做的。比如你总是说“你不要跑,不要吵,不要玩手”,当听到“不要”的时候,其实是在强化孩子的不适切行为,并且没有告诉他要做什么,你换成肯定句试试,“慢慢走,请安静,手放好”,这就是在告知孩子具体的策略。
5.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少说教多示范。比如在教孩子洗手的时候,不适长篇大论的告诉孩子“洗手的步骤有1234怎么做”,而是亲自示范洗手这个具体的动作,让孩子具体的看见怎么做。
儿童的核心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要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对人的情感链接要先培养起来。
2.活动中避免问儿童过多认知性问题,回应自然,持续互动。很多家长在与孩子互动的时候找不到话题,就问孩子一些认知性的问题,比如“这是什么颜色啊”“这是大的孩子小的”.....这样的问题就像是在考试一样,回答完毕就结束了,再也没有下一个回合,所以孩子的沟通就得不到有效的练习。
3.活动设置简单有趣,让孩子体会与人互动的快乐,过程中避免规则复杂,要求过多。当你的要求过多过于复杂的时候,就会造成孩子的互动体验感差,破坏沟通信心。
4.以儿童出现的社会性笑容为标准,活动中孩子笑得越开心越好,。把自己当称孩子最爱的强化物,这个时候就与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密关系。
还有一个会困扰家长的问题就是——孩子常常不跟我玩,很难开启互动?那么如何快速开启和孩子的互动呢?
2.找到适应孩子心情的活动契机,比如你的活动设置玩法是老鹰捉小鸡,这个时候孩子正在跟你提到的是大灰狼,你可以变成是大灰狼吃喜洋洋的游戏,活动依然是老鹰捉小鸡的玩法。
3.通过孩子的感官来引发联合注意。当孩子沉迷玩具不理你时,你可以找到合适的时机,抱起孩子飞高高、转圈圈、挠痒痒,这样的感官互动一定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
4.发挥孩子的长处,并协助他克服障碍。当你不知道怎么跟孩子开启互动时,你可以先观察孩子的行为,当发现他有困难的时候就及时协助,比如孩子喜欢爬到沙发上,但是爬的过程对他来说是困难的,那么你可以及时协助,然后引发相关的互动,像是跳沙发比喻成是青蛙跳水的活动。
5.从孩子身上获取线索,加入不到孩子互动时,先不要着急,不要强行命令孩子跟你玩,而是先观察,看看孩子正在做什么,有什么样的反应,找到合适的契机加入。
1.互动以活动的乐趣为主,自然加入社会性目标。活动的乐趣性是*,只有玩得玩得开心了,目标就自然的诱发出来。
2.避免与孩子讲道理、下指令,多进行示范。你要记住你是孩子的玩伴,不是孩子的教导者,多给孩子示范,而不是要求和指令。
3.大量的积累孩子的成功经验。大量的成经验不仅可以积累孩子的信心,还可以有效的调控孩子的情绪。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学以致用,来为我们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