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抵触训练的姐妹花们突然意识到:相较于辛苦的摔跤,一个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更加可怕。她们的父亲发现了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她们找到了更光明的未来:“我要让我的女儿将来自己去选择男人,而不是被男人选择。”就在那一瞬间,女孩们突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是《赋能领导力》。你的人生目标在哪里?此生,你为何而来?这本书和3个问题或许能助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问题1
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最希望人们怀念你的是哪一点?
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曾谈到,在他13岁时,一位颇能启发学生的宗教老师,给他上了一堂让他终身受益的课。
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说出,希望自己过世后最令后人怀念的是哪一点,大家都答不出来。老师笑着说:“我并不期待你们现在能答复这个问题。但如果你们到了50岁仍然没有答案,就表示你们白活了。”
从那一天起,德鲁克时时刻刻在思考这个关乎生存意义的严肃课题,并穷尽毕生之力,寻找适切的答案,他说:“我经常询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引导我不断地做自我更新,因为这样会强迫我把自己看作另外一个人,也就是我能‘变成’的那个人。”
真正强大的人无不有终极定位,乔布斯的理想是“改变世界”;比尔·盖茨的目标是“让每个家庭的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马斯克的梦想是“网络,永续能源和太空”。在找准人生定位时,你需要和灵魂对话,询问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不需要与他人商量,这样的自我能汇集成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我们用毕生精力去为之奋斗。
问题2
你做什么事情能让自己身心愉悦,很容易沉溺其中,有打游戏的感觉?
2013年,一个默默无闻的数学家张益唐突然走进公众视野,凭借对孪生素数的猜想的证明,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58岁的张益唐早已过了MBA数学家的黄金时刻,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数学讲师的身份,说出去也并不算体面。但对于一直过着隐士般生活的张益唐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册的问题奠定了我一生的最后兴趣所在,就是数学。“张益唐喜欢独来独往,沉溺数学。他在车上、在路上、在图书馆、在任何一个人的时候,都在思考。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至高诉求,当你与之连接时,万物将只为你存在,你拥有无穷力量、莫大的价值,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活,遇到困境时,永远不会绝望。隐士张益唐在数学里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皈依,但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很早就找到兴趣所在。
问题3
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与常人相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赵元任一生中*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1920年,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他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有常人难以匹敌的语言天赋。
天赋就像一颗被蒙上尘埃的宝石,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静静地等着被发掘。只要你能够找到合适的路径,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留意天赋留下的‘蛛丝马迹’,你就能够寻找到打开天赋大门的钥匙。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乔布斯、张益唐和赵元任,我们很难发掘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幸运的是,这本书里有各种优秀的案例可以激励我们,为我们赋能。
最后,如果你有想要坚持的目标,一定要坚持。但是,这里所说的努力和坚持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应该像富兰克林一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多看一些书做一些练习。不然,你所做的,只是看起来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