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次会议第1780号(教育类180号)提案答复的函》:
“对于建立异地分校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曾产生的一批异地分校或校区办学情况看,由于在办学定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经费保障、办学质量和水平、异地办学管理、校园文化传承和育人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绝大多数异地分校或校区停止办学。因此,我部对异地校区办学模式一直持审慎态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新的异地校区。”
什么意思?
这句话透露出两层含义:一是教育部对异地校区已经审批了一部分学校;二是教育部对异地校区并没有强硬反对了。
教育部在18年1月份发布的《支持*大学创办异地校区是发展优质高等教育、复兴中华伟业的高效之路》的文章对*院校办异地校区,是持支持态度的:
“*大学难以在原地实现扩建,因为多数受空间、财力等限制。与地方合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异地校区无疑是快速发展国家优质高教的战略性选择。
异地校区在快速发展上具备四个有利条件:一是在主校区多年办学基础上起点高、眼界宽、信心足;二是借助主校区声誉和校友资源易于获取国内外各界信任和支持;三是因享有主校区声望,易于招聘高层次人才和开展国际合作;四是远离母体虽然带来了很多困难——但客观上没有包袱容易轻装上阵、便于改革创新,创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一张白纸绘新图)。目前,清华、北大在深圳、中山大学在珠海、浙大在舟山、人民大学在苏州、山大在青岛和威海、哈工大在威海和深圳、大连理工在盘锦等城市均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为例,该校区一期校舍完全由盘锦市投资建设,2013年9月启用,目前在校生近6000人;从已毕业的一届本科生和三届研究生质量以及国际化的发展来看,在*个人才培养周期就已基本实现与大连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四年来,校区学子已有近1700人次获得国际、国家、省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连续两年获得学校举办的课外学术作品大赛集体奖*名,捧得“攀登杯”;转入大连校区学习的148名学子,成绩均在所转入专业名列前茅;首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3%被清华、北大、中科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继续深造;多数*毕业生到知名企业以及各地党政事业单位*;校区毕业的230名硕士研究生,共申请90件发明专利,发表了242篇高水平期刊学术论文;出国访学、交流、联合培养的学生近600名,其中2017年就派出近300名,莱斯特国际学院的成立不仅助力盘锦市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目标的实现,也为学校的中白学院建设、学校的国际化竞争力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盘锦校区自创办伊始,就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区、示范区,校区人才培养的“六大举措”(宽松转专业、高水平导论课、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机制、重视实践及创新创业、国际化、大工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不仅直接助力学校“双*”建设,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积累了可借鉴经验。
盘锦校区的成功,充分说明*大学的异地校区可以跨越式发展,可以最快的速度形成优质高教资源,壮大*大学实力,为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资源必定是向新型城市化地区、产业集聚区倾斜。
那么异地班与在本部读有哪些不同?
本地班在硬件资源、师资、课程设置、学生归属感、社会评价、校友资源、学费等方面,确实要比异地班更有优势。所以建议大家,当本地实在没有优秀的学校,再来考虑读异地班。
异地班对学生的地域要求低,这也是异地班兴起的重要原因。在办学方面,如果异地班懂得因地制宜,办出特色,也不会比本部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