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更为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不同的人在经历同一件事的时候,由于个人经历不同,对于这件事的关注点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对于这件事情的记忆也会有所出入。
作为每日在学校的学生亦是如此,老师授课的内容大家都能听到、看到,但是是否能将授课的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关注点之间建立联系就各有所异了。
对于很多学习动力比较强的同学,自然就在课堂上很少被闲事分心,能与老师讲授的内容产生更多的关联。而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上专注力不足,难以与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产生足够的关联性。
这一点也体现在作业上,如果家长稍微有所注意的话,往往成绩越好的同学并不是花费时间做作业最多的同学;而往往做作业到一两点的同学成绩往往也并不近如人意。
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分心的主要外因之一就是同桌了。可以发现“孟母三择邻”也是有其道理的。
这话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充分利用记忆的这个特点也是能让成绩不佳的同学“逆袭”的。
而我们利用记忆特点来“逆袭”的首要工作在于两点:态度、预习。简而言之,同学想要提高自身成绩来避免“死循环”,首先要摆正学习态度,并且在课前做好预习。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为何这两点才是我们“逆袭”的关键:
①摆正学习态度:想要从不佳的“泥潭”中跳出来,首先需要的是上进、有毅力的学习情绪和动力,起码愿意去多花一些时间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之上也要尽量集中注意力到老师的讲课内容上去;
②课前做好预习:之所以成绩不佳,其本质原因就是同学头脑中已有的知识难以与老师授课的内容产生关联,而最为直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课前预习。并且找到相关知识点自己的疑惑,将这些内容带到课堂上,自然而然就可以让老师的授课内容与预习的成果之间产生关联,提高自己的记忆效率、听课效率。
如何提高记忆力?记忆技巧固然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但也并非是万金油,依然需要学生们自身的努力和毅力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期末的成绩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寒假又恰好是让我们补足自身的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