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阶段
要搞服装设计,就要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表现方法。这一过程大部分设计人员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许多人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思想误区:
阶段一:
重设计,轻工艺。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多认为自己是搞艺术的,应着力于作品的设计,而裁剪制作是匠人们的事。这种想法导致了他们打板困难,制作不通。由于他们的设计缺乏结构设计基础而如空中楼阁,这样的设计还没有投入生产就被“枪毙”了。
阶段二:
重创意、轻实用。服装设计是产品设计,销售量是服装设计的根本目标,艺术创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重创意、轻实用使得许多设计作品不被消费者认可。
阶段二:
我们国家消费者的层次太低,有这种想法的设计师大有人在,**服装设计社区的站长就曾经这样认为,他对这种境况也有自己的看法,像这种离消费者太远的设计无人问津也就不足为奇了。只要走出思想误区,按着一定规律努力去做,成为设计师是顺理成章的事。
服装越来越强调细节,任何一个对细节的处理都会表现在机器上。比如,国外一些大牌服装如AMARNY等衣服的线迹做得非常干净,一趟线走过来把暗线全部盖住,根本看不出有暗线。甚至里衬也不再处理的毛糙,也趋向于平整,不多留线迹。这一趋势必然使那些能够满足加工要求的缝纫机大受欢迎。线迹的明暗、间距的大小、面料的厚薄、不同面料的拼接等等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演绎出不同的时尚和风格,相应地就会产生对不同机型的要求。所以,加强与版师的交流对缝制设备企业的生产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缝制设备的技术革新和相应引起的功能变化对版师们也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版师的*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每一季之前,向服装设计师提供相应的工艺信息、最新的设备信息,以使设计师能将之融入设计中,表达设计意图。这就使得版师们需要大量的设备信息,了解每种机型的功能以及可以达到的功能。但是,缝制设备生产厂家却很少有主动向版师提供相关信息,致使版师们缺乏相应的信息渠道。
说到版师对缝制设备的创造性作用,版师们是无奈中又有些自豪。因为缺乏与缝制设备生产厂家的有效沟通,有时面对设计师们对某一风格的工艺体现,版师们找不到相应的机器,就只好自己动手改设备。这往往造成改良后的设备在服装厂广泛使用,虽说有自豪感,但对版师和工厂的工艺师们来说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更何况,毕竟不是专业的设备生产技术人员,改动的效果只能是差强人意。因此版师们非常希望,设备生产厂家能提前介入开发出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形成一种设计促进设备创新,设备激发设计灵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