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知道的10个雅思术语

169人已阅读 2018-10-16 13:33:56
导读 在雅思考试当中写作类是非常重要的,积累词汇,就是需要运用到写作上。下面说下必须知道的10个雅思术语!
托福 雅思 ACT SAT

新闻详情

2018-10-16 13:33:56

你必须知道的10个雅思术语

  

雅思考试当中写作类是非常重要的,积累词汇,就是需要运用到写作上。下面说下必须知道的10个雅思术语!

  
1.辩论类

  “辩论类”的题目中一定包含两种不同观点,要么关于对同一事物优缺点的分歧,要么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选择。在写作时,我们既不是正方,也非反方,而是中立或者是评委。因此,考生的任务是分别点评双方观点后,宣布自己的看法(可以二选一也可以中立)。此类题目的特点是“你要做个抉择”,属于“选择性质”。其出题频率非常高,占全年考题的80%左右。
  
2.报告类

  此类题目只是给出某个事件,要求考生描述其属性(一般为原因,解决方案和影响),很像在写一份调查报告,因此得名“报告类”。但考生还应该注意一些非主流的报告类,如:“*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动物园的功能有哪些”等等此类。所以,报告类题目的典型特性是“描述”(题目中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观点供考生选择,而是考生根据提问提供选择)。此类题目的出题频率不高,占全年考题的20%左右。
  
3.综合类

  The best way for a country to prepare the future is to invest more resources in its young people.How true is it?What is the best way to spend resources on them?(2011.9.24)这个题目有两个提问,*个是辩论类(选择性质)的,第二个是报告类(描述性质)的,所以叫综合类题目。此类题目主体两段写法如下:主体段一:写成辩论类的(但只写自己倾向的一方,不倾向的一方就不用写了)(以例题为例,就写两个“国家在年轻人头上投资的好处”)主体段二:写成报告类的(以例题为例,就写两个“在年轻人头上花费资源的方法”,如:增加教育投入和创造更多*机会)。此类题目考查的频率很低很低,但至少要知道其段落安排。
  
4.双边论证

  对于“辩论类”的题目,都应该采取双边论证(即两种看法都分别阐述其合理性,像辩论赛结束时评委的点评)。道理很简单:对于你不倾向的观点,不要不闻不问。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你还是要承认它的一些合理性,这样显得文章更全面,不偏激。建议熟练掌握“四段双边论证式”,其段落安排如下:开头段引出主题及表明自己观点+主体*段论证自己倾向的观点及支持理由+主体第二段先对对方观点进行让步然后驳论+结尾段总结重申自己观点及补充说明。
  
5.任务完成度

  这是作文评分标准中的*项,但其内涵远远不只是字数达不达标,而是更多着眼于观点的扩展够不够。一些同学在论证观点时经常无话可说,或者随便扩展十多个词就开始写下一个论点,这只会让考官觉得论证不充分或者空洞。雅思大作文的观点其实不需要太多太细扩展,但也不能随便带过,否则无法满足任务完成度这个评分标准。扩展观点也不一定非要去举例,因果(解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比(正反方对比,古今对比,假设有无对比),都是很好的论证方法。
  
6.流畅衔接度

  所谓“流畅和衔接”,就是指一篇文章在被阅读时让读者轻松顺利地跟着作者思路,快速清晰地了解文章观点。要做到这一点,光有词汇和语法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两者只能铸就单一的散句,并不能传达统一连贯的意义。在写作时,考生不能想到哪写到哪,需要顾及前后上下的句子之间有没有思路上的联系(如:“我在新航道学习了三个月,大大提高了雅思成绩”和“我在新航道学习了三个月,明天想吃火锅”;这两个例子给读者的理解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流畅衔接的具体体现)。
  
7.词汇宽泛性

  词汇宽泛不是指考生需要掌握十万八万词汇,而是考查有没有避免过多重复的词汇替换度。比如,中国人在形容某个事物不错的时候,用到的赞誉之词不可能只会说“好”,而会适度替换成“棒”,“牛叉”,“给力”等等。这些词没有所谓高低级之分,只不过交错地使用他们会体现出用词者的词汇控制量。当然,替换一定要在“准确常用”的层面上(就像说到“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发展”中的“离开”就该用“leave”,而不用貌似更高级但其实毫无准确性可言的“abandon”)。
  
8.语法多样性

  何为多样?*是“语法构成多样”,拿定语为例:定语可以是句子,可以是介词短语,还可以是形容词短语(如:Students who dream of going abroad=Students with the dream of going abroad=Students dreaming of going abroad)。第二是“句式富于变化”,不要全部句子都只会以“某人”,或者“某事”作主语,造成句式单一和大量重复。解决方法是:根据需要两者适当交替使用。如:“我要考7分”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但还可以让“事件”做主语重新组织一遍,变成:“7分是我的目标分数”。这样,句式的节奏和阅读感觉都被调整了。当然,也千万不要忘记在写作时适当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主语重复,同时也起到凸显重点信息和调整句式的作用。
  
9.反驳

  在“辩论类”写作中,对已自己心中不太认同的观点,经常加以驳斥,以起到突出正方(自己倾向的观点)的作用。反驳的操作过程是:首先把对方的观点摆出来,并找一个简单的理由支持(这就是所谓“让步”);然后写一个理由驳斥对方的这个观点。在剑桥系列的考官范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反驳(剑5 P165,剑6 P164,剑7 P173)
  
10.模板

  模板不是说你不能在考前预设好一些固有的词组或者句型。它所指的其实是另外两层意思:1.用一堆“牛粪配鲜花,怎么看怎么不搭”的模板句。此类句型的典型特征就是“词汇又难又不准确”和“句子又长又废话”,一看就是填空句;2.用一些表面有逻辑关系词,但内容是猪逻辑的句子组合,如:“因为我是男生,所以我不喜欢吃饭”(虽然有因果逻辑的连接词,但意思上毫无因果关系)
上一篇: 雅思听力不得不知的五大特点 下一篇: 新托福听力突破三大关键点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查看全部课程
深圳艾迪斯教育

深圳艾迪斯教育

福田一校 福田二校

查看全部校区 进入官方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