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学分制介绍

233人已阅读 2020-06-23 11:22:43
导读 美国高校一般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形成与推广始于19世纪末的哈佛大学。学分制伴随着选课制度的出现而逐渐确立,因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世界各国的大学得到了广泛运用
国际硕士项目

新闻详情

2020-06-23 11:22:43
  美国高校一般实行学分制,而学分制的形成与推广始于19世纪末的哈佛大学。学分制伴随着选课制度的出现而逐渐确立,因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世界各国的大学得到了广泛运用。美国是学分制最为成熟完善的国家,学分制贯穿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整个阶段。

  美国的学分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课形式的多样性

  美国学分制中的选课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种是全开放选修(也称自由选修)。这种选课形式目前只有少数高校仍在实行。这种形式一般只规定英语和现代外语为必修课外,其余均为选修课;第二种为半开放式选修。这种形式一般在美国工科院校实施,通常规定选修课比例在20%~40%;第三种为主辅修课程并行式学分制。这种形式将学生应选修的课程划分为主修课与辅修课,且主修课所占比例大于辅修课;第四种是分组选修学分制。这是一种专业课与基础课并举的方法,强调低年级学生要通选不同系、专业的基础课程,广泛涉猎,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接受不同思维的训练,目前,美国大多数高校都实行这种选课方式,反映了其重视基础知识及培养通才的教育理念。

  (2)学制的弹性化

  与学分制配套的是,美国大学入学时间具有弹性,可在一、六、七、九月申请办理入学手续,但不同学校可根据诸如课程设置之类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美国大学的教学计划也富有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等安排个人的学习计划,即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长毕业年限,也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只要修满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不明确规定修业年限。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毕业年限为3~5年。

  (3)学业评价的绩点制

  对学生学业状况的评价,美国大学采用学期绩点平均值(GPA)来衡量。学期绩点平均值是根据学生成绩、绩点和总学分数来计算。学期绩点平均值的公式为:GPA=[(4.0×得a的学分数)+(3.0×得b的学分数)+(2.0×得c的学分数)+(1.0×得d的学分数)]/总学分数。而且,学校还规定学生的学期绩点平均值不得低于2.0,否则就降为试读生。若学生试读一年后的学期绩点平均值仍低于2.0,则予以淘汰。此外,有些学校规定,学生考试成绩若低于c或d,也需重修该门课程。实施绩点制,对于促进学生努力攻读学校开设的课程,保障大学的教学质量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4)学习过程的指导性

  注重学习过程的指导,是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又一显著特点。美国大学学分制在*学生选课自由度的同时,以导师制的形式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新生入学时,学校给新生安排指导教师。进入三年级后,学生的指导教师换成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学习进程,指导学生注册选课。

  (5)学分转换的认可性

  美国是一个高流动性国家,一些学生经常在一所大学开始学业,然后转至另一所大学。于是,美国大学采取学分转换的方式,大学之间的学分相互认可,这使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不同系统”之间的流动成为可能。它提供了评价学术*的普遍通行的标准。在任何一所大学,学校都为学生保存学生成绩副本(学校对课程及学分等级的记录),如学生转到另一所大学,该大学将会对其成绩副本进行审查,据此评价学业数量并在某种程度上衡量学生的学业质量,承认其中的有效学分并将之计入学生总学分中。美国大学这种不同学分转换的机制,便于学生对大学的选择。

  (6)文、理、工渗透的通才教育

  美国高校历来倡导“通才教育”,即培养具有广博和坚实的基础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通用型人才。通才教育思想也是美国社会的基本教育理念。美国大学的一二年级通常不分专业,所有学生都修文、理课程。即使三四年级自主选择了主修专业后,依然强调文理教育。这类课程通常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1/2左右。例如,若要获文学学士学位,则一般要求在120总学分中至少必须有10学分诸如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化学之类的自然科学必修课程,以及50学分的自然科学选修课程。同时,学生若修满了两个专业规定的学分总数,则还可获双学士学位。美国大学学分制实施中的这种规定,体现了其文、理、工相互渗透的通才教育理念。
上一篇: 留学英国选校攻略 下一篇: 留学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是自信与坚持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查看全部课程
上财大国际硕士预科

上财大国际硕士预科

杨浦校区

查看全部校区 进入官方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