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CAPEX和OPEX资源的统筹。对于事关企业战略发展,形成外部竞争优势的项目,应纳入企业当年的投资计划,务必通过CAPEX资源予以解决;对于新增投资需求,企业应设定相应的CAPEX资源追加流程。从源头上控制因为投资不足而用OPEX资源替代的情况出现;
2、对于允许采用经营租赁形式的标的资产,企业要进行租赁和自行购买的效益对比分析,权衡两者的利弊。对于拟采用租赁方式的项目,企业应通过租赁和自行购买的平衡点来推算出出租方所期望的内涵报酬率、最高租金等关键信息,为进行后续的采购谈判做好准备,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商务优势。同时,企业应考虑租赁所带来OPEX资源增加及对以后年度OPEX资源的影响。
3、业务模式设计时合理利用履约成本和或有租金规避融资租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判定租赁业务是否属于融资租赁时,最低租赁付款额中不包含履约成本和或有租金。履约成本通常指企业在租赁期内为租赁标的资产所支付的各种使用成本(比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或有租金指金额不确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百分比、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计算的租金,多见于制造设备的租赁。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租赁业务规避时,可考虑在履约成本、或有租金与现实租金之间进行适当拆分,根据业务的实际属性将相应费用分别放入标的资产的技术咨询、服务费、维修费、人员培训费用和保险费。
4、适度考虑租赁期满的优惠购买权规避融资租赁。现有会计准则在判定租赁是否为融资租赁时,并非关闭租赁期满承租方的优惠购买权,仅设定了小于等于租赁结束时点标的资产公允价值5%的要求。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租赁业务规避时,除明确规定租赁期满资产所有权不属于承租方外,可有意识的提高租赁期满的购买价格,或者考虑综合运用租赁期间和购买价格。
5、商务谈判和签订合同是规避融资租赁的关键,在租赁条款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租金、租赁期间、支付频次、期望折现率,设定经营租赁的折现公式,实现经营租赁的临界管理。商务谈判过程和合同签订过程中,不宜出现租赁资产专为承租方设计、建造、使用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