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的学习不是一天就有成效的,需要日积月累,所以怎么利用好时间高效的学习法语很重要。想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要从最基础的入手,去了解发过的文化和背景,从自己感兴趣方面入门,然后深入的学习,接下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学习法语的方法吧。
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应当成为翻译每天的必修课,发现一些生动的、鲜活的表达方式要立即用笔记录下来,有空儿的时候常把这些积累的素材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等到作翻译时如果恰好遇到相似的场景就信手拈来,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立志做一名合格翻译的人就要把学习外语和中文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而不倦、乐此不疲;不满足于"基本上能应付一气的"、一般水平上的"听说读写译",要努力把自己的中外文水平提升到较高的层次,具备用简明、流畅、准确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翻译的功夫在翻译之外",了解和熟悉大量的背景资料是作好翻译的基本功。笔者曾多次为国内主管部门的专项考察团作翻译,考察的内容涉及到财政管理、税收、海关、经济统计、国有企业管理、经济预测等等方面,每次接到任务前我都要尽量找来一些中文和外文的专业书看看,了解一些该专业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和国际上的主要流派,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再比如,为了帮助法国大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竞争,法国*高官在会见我来访的部委负责人时都要谈到法国的核电技术和高速铁路技术如何世界*,为了具备更多的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使馆曾邀请访法的大亚弯核电的专家给我们介绍核电基础知识(如压水堆、中子堆、沸水堆等不同堆型的*原理、技术优劣),请铁道部的专家介绍高速铁路ABC,着重介绍世界上现有的轮轨式、磁浮旋和摆式这三种高速铁路制式的优劣以及京沪线上如果采用这三种制式各自的优缺点。掌握了核电和高速铁路最基础的ABC之后,核电和高速铁路对我来说就不再是泛泛的、空洞的概念啦;翻译中再遇到双方谈起核电和高速铁路项目我就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另外,法国人在谈话中提到我部委、重要机构和大企业时习惯于使用它们的英文缩写,如SDPC(国家计委)、DRC(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CCPIT(贸促会)、CASC(中航总)、CAAC(民航总局),CNOOC(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UNICOM(中国联通),这些缩略词虽属于"窗户纸"---一点就破,但却经常使翻译卡壳,让一名法语翻译记很多上述这样的缩略词似乎显得有点儿勉为其难,但不降服这些拦路虎就可能经常要出洋相。笔者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位法国大公司的国际部经理告诉我们的商务参赞,他刚刚访华归来,在北京会晤了COSTIND的一位张先生.....由于我不知道COSTIND是指什么,就问对方,对方既不知道COSTIND的英文全称,也不知道法语怎么说,后来他返回办公室后把张先生的中文名片复印后传真给我,我一看才恍然大悟,COSTIND是国防科工委的英文缩写。这件事发生以后,我就有意识地收集和熟悉一些常用的缩略词和简称,在以后的翻译*中受益匪浅,经常能派上用场。
西方人大多比较幽默,餐座上喜欢来1、2段笑话活跃一下气氛,放松一下;但这往往给翻译出了一道难题: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的笑话我们东方人听来未必觉得可笑,但如果讲笑话的主人自己笑得前仰后合,而我们这些客人无动于衷的话,会使主人感到很尴尬的;如何能让我们的人也笑起来就成了翻译必须应对的严峻挑战。
法语的学习还是要靠坚持和积累,希望大家都能持之以恒,说出一口流利的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