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论文和做选题时,我们要谨慎对待实践来源的这一类选题,因为我们写的论文归根结底是一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要讲究学术性和理论性,如果大家上来就写-个实践问题,那这篇论文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就会受到影响,同时,这篇论文成为一篇好论文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并粗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者,只能提出一个问题、分析-个问题,解决问题还是很困难的,这无疑增加了写论文的难度。
(二)问题是否有用或有趣
(三)答案是否已知:答案已知的选题是不可以的
(四)可感知的具体、明确:比如"购车限牌真的能够治堵吗?”
(五)可行性
我们用这5条标准来验证一个选题是否可行,这个标准是偏高的,但你的论文至少能达到其中三条标准,才有可能成为-篇好的论文,或者说才有可能投中一本核心期刊。
(三个关键词是*的)构成一句话,把它表述清楚。研究问题是有难度的,因为大部分论文想提出一-个研究问题是挺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论文发表难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个明确可感觉的研究问题。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选题环节还应包括论文的研究框架,伴随着研究框架,还有论文的研究假设(有的论文里是没有研究假设的,但是有研究框架),也就是说,当你的选题做完以后,论文的整个内容基本.上就出来了,只有论文研究的问题的答案还没有出来。
明码是指不管你是哪个学科的,也不管你做一一个什么样的选题,*都具备”公共”、”趣味”、”专业”这三个要素,起码具备一个也可以,不要一个要素也没有,这是会给自己的论文减分的。
(二)两阶段法
*个过程,研究对象的缩小。这小是为了逼出研究问题,同时,研究对象的缩小,伴随的是文献综述。第二个过程,研究问题的放大。这是为了找到研究问题的研究价值或者说研究意义。当然,研究对象也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它也是有好几个步骤的:首先,从专业方向出发;第二,在你的这个专业学科里面,你想写什么?要定一个选题意向,再慢慢的从选题意向出发,进一步的把选题明确化,慢慢的确定成一个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之后,再把选题一步一步的进行缩小,同的选题,可能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选题可能两步就能确定出来了,但是,有的选题可能要经过七八步才能确定出来。
(三)发散问题法:10个方法
1、感兴趣的是什么?对其哪个方面感兴趣?
2、研究背景,处于什么背景下?与同类主题比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是很重要的?
3、跟其他的同类主题做比较,比较一下你能做到一一个什么程度,一步-步的往前推。
4、肯定判断变否定和疑问:是吗?为什么?哪些?怎样?
5、推测性问题:会不会?
6、假设性问题:如果....会怎样?是否已有相关讨论?
7、......是吗?同意:然后呢?
8、对别人的研究进行类推
9、别人提出但未回答的问题
10、针对主题的已有问题列表
(四)传统感悟法
传统的感悟法是一种内向,向内的,自我醒悟式的,齟己-点一点的去悟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我不推崇大家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个方法牵扯到了中方在做学问时,思维方式的差距问题。并且,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随意性太大,没有程序可以遵循,所以用这种的方法做出好论文的概率、做出好选题的概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