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人才必备的5大重要特质!
从华附外国语学校美式高中项目成立之初,我们也在不停的思考:国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优质的国际教育?作为学校,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如何建立一套全新的学生评价系统?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国际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国际。所有的教育都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各种人才,而国际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有着更便利的条件,将不同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内最优质的部分,引进、吸收、融会贯通;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也一直在试图将中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教育的优势做有机融合,希望在保持学生坚实的数理基础的同时,更多在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公民意识弥补传统教育的缺失。
通过课程建设、课程选择、评价机制、学生管理、社团建设,我们一直尝试,让我们提供的国际教育培养今天的学生、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除此之外,个人责任,充实生活和提高生活热情、坚韧的精神,应对挫折和抉择的能力、谦逊的品质、值得他人信赖、幽默感等,这样的对自身性格特质的发现和自我理解,往往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问题。
我们从学生入学起,就鼓励他们开始思考上面的问题,选择上什么课?上多少门课?参加什么社团?在学生和社团组织里担任什么角色?如何平衡学业与课外活动?未来我希望进入什么大学?专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跟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
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每一天可能碰到的问题都使他们更早的进入思考、行动、碰壁、再思考的循环中,成为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的催化剂。
在课程建设方面,跳出大学选拔机制硬性指标的约束,真正顺应学生内在的探索和学习欲望,开设更多的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选修课程,提供灵活的选修课体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自我驱动力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有一大批优秀学校远超同类学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华附外国语学校美式高中项目除了提供15门必修课程外,也为学生10门AP选修课。
除了提供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知识和能力架构。在华附外国语学校美式高中项目对老师的评估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探知欲,成为非常重要的指标,而非传统意义上,以学生综合成绩或外部考试成绩,作为老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校的角度,提供多元化的选修课程、灵活的选课体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而非单纯强调知识的掌握,在充分思考提高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设定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是激发学生自我驱动力形成的有效手段,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重要转变。
我们也一直思考和实践,如何通过鼓励学生课堂内外大量阅读,通过课堂讨论、辩论,让学生去学习抛开事物外在的表象,去思考、挖掘事实和真相的能力;
在学校管理架构、课堂内外尽可能的创造条件给学生们,去不断思考,反复验证、不断碰壁、不断成长;
比如通过组建学生委员会,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与学生管理有关的事项,学生委员会都被充分授权,参与决策;
比如学生社团,只要不违背学校制定的基本原则,都由学生完全自主运行,是否需要指导老师或者学校支持,完全由学生社团自主决定;
通过学校内外大量此类活动架构的设计,促使学生有机会不断地提高思考和推理的能力,最终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运行的综合能力。
我们指的社交能力,应该有着更广泛的含义:
沟通技巧和方式,合理表达意见和包容不同的能力,与他人合作或协作的能力,维持稳定关系和友谊的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解决冲突的技能,以及如何短时间内破冰并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
在我们的学校,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赋予更多的机会和空间,锻炼学生的意见表达、沟通能力;
需要研究如何设计更多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协作完成的项目,同时配套相应的评价系统予于合理评估;
在课堂外,如何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其他的方面,有意识地学习、锻炼和发展社交技能;在学生的寄宿教育中,将同理心、沟通、协调、文化和习俗理解、容忍和妥协成为社交能力教育的重点;
将社交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学校教育及学生的整个高中生涯中。
由于国外大学录取标准的原因,国际教育和学校,包括家长和学生都会经常提起社区意识这个词,也会经常思考如何在社区意识方面加强学生的认知和教育,让学生在学校期间,真正开始培养社区意识,并加以实践。
学生社区意识的培养中,如何让学生从关注关心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在学校,你的班级、社团、公共区域及整个校园;在社会,你的小区、街道、城市;思考成为其中一份子的责任是什么,与社区内不同成员的关系,以及从自身的角度发现社区的问题,并有所奉献。
对此,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和学习中。
以上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对于教育,对于国际教育的不成熟的思考和探索。最终还是希望回到教育的本质:人才培养。
今天的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国与国关系的重新定位,宗教和文明的冲突,技术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等等,都对未来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伦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我们的学生,除了有能力去完善知识架构、熟练掌握学科知识,有信心在各种社会和教育评价体系中充分展示自我;
更为重要的是:具备充分的自我认知,有使自己不断学习、探索、冒险的驱动力,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关注情感交流以及实际的社交能力,具备强烈的社区服务意识,如何使自己及周围的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权利,有同理心、道德感。
这样的人才,才是有能力以公民以及世界公民的身份,服务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真正人才。
这才是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及国际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