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一原理,在进行语言测试时,从连贯的短文中挖掉一些常用的词语或是语法结构,利用考生的完形心理要求他们填补空缺,从而测试他们的语言知识及技能。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测试形式,这一题型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语法基础,还要对常用的词汇、习语及其语义差别、使用范围具有较好的辨析能力。
完型填空的形式一般设计为从选定的一篇短文中抽去一定数量的词语。抽词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等间隔抽取法”,即每隔一定数目的词就抽去一个。这种间隔通常为5至10个词,往往间隔越短,难度越大。同时这种抽词法因随机性较强,题目难度也往往较大。二是“变量抽取法”,即根据测试的目的抽去相应的词,以测试考生相应的语法及词汇掌握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有时文章保留开头及结尾处的完整句子,这有利于考生把握文章脉络,降低了考题难度;有时文章*句就被抽去词语,这就增加了难度。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中完型填空题型设计采用两种抽词法结合的方式,基本上以“变量抽取法”为主,适当结合“等间隔抽取法”。在形式上未必保留文章*句的完整性,但大多保留*句前半句信息的完整性。考试形式为一篇约250个单词左右的难度适中的短文,从文中抽出15个词,在相应处留空。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给出四个选项,其中一个选项为原文单词。
通过分析可发现完型填空的15个空,涉及到语篇的篇章逻辑关系、词义辨析、语法结构、习惯用法和短语等各项语言知识。具体内容可参考辅翔教育讲义。
1)以情节为主线的记叙文
记叙文是相对简单的一种体裁,因为其以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情节为主线,发展脉络较为清晰,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在做题过程中,考生首先应明确事件的起因,继而是故事的发展,最后时间结果如何,同时理清故事发展过程中牵涉到的人物、时间和地点,尤其要注意前后文故事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2)以条理为主线的说明文
所谓说明文,就是作者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说明一个特定的主题,使其通过阅读后对该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条理清晰是说明文的写作关键。作者为了使读者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信息,往往会通过罗列的手法,以分段、分层或分要点的形式引导读者。意识到这一点后,考生如能循着作者的思路分析出文章的各个层次及其介绍的不同方面,便能顺水推舟得出问题的答案。
3)以逻辑为主线的议论文
议论文中,作者就某一论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写作模式往往是提出论点后通过展示论据来证明其论点的正确性。为了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作者势必以合理的逻辑来组织自己的论据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考生可以通过找到作者论述中的内在逻辑来帮助分析选项中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