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的前三个月是最难应付的,因为前三个月会发生很多事情,比如注册学校,注册警察局,注册医生,开银行账户,申请交通卡,办理手机,开始计划英国境内或欧洲旅行……
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但对于年龄比较小,从来没有离开过家长的人来说,绝对是种种的挑战!再加上对语言的不熟悉和对英国政策的不了解,很多刚来的留学生都发现处理这些事情非常的费劲。
2.学习跟不上
英国中小学课堂与中国课堂有很大的区别,在国内的传统教育里,老师在讲台上对知识点翻来覆去讲。但英国学校的老师通常不在意细节,更看重学生互动。英国学生不需要你重复让他记住教科书上的内容,老师要让学生去思考、实践教科书甚至教科书以外的内容。但对于刚走出国门的低龄学生来说,这样的上课形式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适应的。
当低龄留学潮来袭,有很多家长考虑要不要出国陪读呢?家长们会觉得,如果不陪读,孩子容易学坏。但全职陪读又会牺牲自己的事业。有些家长想在海外打工,增加家庭收入,但是陪读家长一般很难取得工作签证,所以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签证问题而被遣返,孩子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对未知的焦虑
随着十几岁,青春与叛逆交织的孩子远赴大洋彼岸读书,给国内留守的父母留下的不仅是牵挂、担忧,更多的还有因帮不上忙、使不上劲而无法排解的焦虑。自从孩子出国之后,很多留守家长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就为能够和孩子保持畅通的交流。
有位妈妈说,有一次她的手机意外关机了,第二天早上开机后发现一连串的短信,孩子找不到父母的焦急跃然于短信之中。自此之后,妈妈再也不敢关机睡觉了。更有甚者,有个妈妈自从孩子离开,就基本上与英国保持24小时同步,对英国发生的大事小情都了如指掌。事实上,了解多了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焦虑,因为信息来源渠道较多,有人云亦云者,也有众说纷纭者,很难从海量信息中选择出真实有用的信息。
尤其是个别留学生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被学校开除、迟到、旷课等事情的传出,都会让留守的家长们联想到与自己的孩子相关,总之一切与留学、与华人有关的事情、言论,他们都会关注、关心。
3.和校方之间沟通困难
英国学校用英语和家长沟通,成绩单、教师评语等书面文件也不会专门用中文写;加上8小时时差,国际长途等问题,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会面临不少困难。
英国虽然盛行小班制,但学校毕竟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有时免不了偏袒本地学生。家长有的时候在大洋彼岸,遇到这样的问题,除了帮助做心理建设外,似乎也没有别的解决方案,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以上就是【华通留学】小编努力整理出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哦。更多新闻资讯信息请定期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