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趣是*的老师
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对于孩子学棋,不但要让孩子在快乐地学棋氛围里,更要孩子主动找到下棋的快乐,不能让孩子感到学棋是一种负担,这一点非常重要!学棋的过程注定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时间一久,如果都是负担,很难有孩子能坚持下去。因此只有在下围棋中主动寻找快乐,孩子才肯去思考,去坚持。
2、家长陪同一起。
家长回家后能不厌其烦地陪孩子下棋并让他在遵守下棋规则的前提下吃到家长的很多子,则孩子的成功感得到极大的满足,自信心大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孩子的学棋兴趣也因此而加强。课后的辅导,主要是对孩子完成做题任务(包括改错)的督促。孩子水平提高后,家长的期望值增高,但应给孩子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批评,该有的鼓励不能少。
3、放弃下棋的一些坏习惯
孩子学围棋是需要学习对弈的礼仪,培养自己的个人素质的。所以一些对弈的坏习惯孩子不应该有。如果有的话,孩子就要马上纠正过来。
坏习惯1、下棋作弊。在下棋时故意移动对方的棋子,或者在数子时增加和减少棋子。
坏习惯2、落子反悔。棋子已经落在棋盘上,但是手没有离开棋子,遂又将棋子拿回。
坏习惯3、不尊重对手。战胜了对手便对其出言不逊,甚至是贬低他人。
坏习惯4、注意力不集中。下棋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嘴上说话,心不在焉。
坏习惯5、拿棋子小动作太多。手上总是有一些小动作,导致将棋子弄到地上。
4、多做题,多下棋
在家期间,我们无法参加面对面的对弈,但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教学,观看高手下棋,学习高手的技巧,*了解对方布局的想法,落子前再多考虑几秒钟,想想对方为什么这么下。而学棋的过程中,做题和实战的量应该大致五五开方为*。对于级位水平的孩子,需要做的题目主要是有关吃子,对杀,基础死活,基础手筋等四部分。做题以细水长流为宜,一次不宜过多,但*不要连断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