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国留学之前,学员们*打一点国学底子

332人已阅读 2022-10-27 11:49:54
导读 在出国留学时,如果没有国学作为支撑,孩子们很难置身于“古今中西”文化场景,不易比较鉴别、融会吸收“古今中西”智慧,新鸿书院旨在展示中国国学魅力和内涵,弘扬国学文化。
休闲才艺

新闻详情

2022-10-27 11:49:54

国学培训

中华国学培训: 在出国留学时,如果没有国学作为支撑,孩子们很难置身于“古今中西”文化场景,不易比较鉴别、融会吸收“古今中西”智慧,新鸿书院旨在展示中国国学魅力和内涵,弘扬国学文化。
中华国学:

  近日,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在一次讲演中介绍,100多年前的我国学者,越是预备留学或正在留学,就越是要多学一点国学。他还提出国学是“国性之所寄,国魂之所托”,以为学好国学有助于留学人员坚持自己的“国性”和“国魂”。陈先生的这些观念颇具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应该注重留学人员的国学教育*。
  首要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国学”有三个特定的意义:一是“我国之学”,如梁实秋所说,国学是我国自产、区别外来文明的学识。二是“传统之学”,如胡适所说,国学是研讨我国曩昔历史文明的学识。三是“国魂之学”,即陈来先生所说的“国性之所寄,国魂之所托”,这是国学的根本价值和主要功能。
  近代以来,很多有识之士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负笈出国,远渡重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留学潮。其间,绝大多数留学人员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只在于其志存高远,还在于其具有深厚的国学造就——不论是奖励国学的王国维、陈寅恪等,仍是批判国学的胡适、陈独秀等,乃至包含与国学研讨不亲近的科学家如竺可桢、苏步青等,莫不如是。他们或年少承受国学教育而终身获益,或早年立志研讨国学而身负盛名,即便对立国学,也会有的放矢。
  国学之所以能助力留学人员取得成功,能更好地培养其“国魂”,套用冯友兰先生的观念,是因为他们更简单处于一种“古今中西”的文明境遇,所以既能经过我国国学贯穿古今智慧,又能经过他国学识畅通领悟中外智慧。进言之,国学对他们并不是一个包袱,相反是一种资源和动能,能更好地协助他们判别古今文明优劣、体会中外文明短长,从而能以更开阔的视界、更敏捷的思维,学好本学科常识,进步报效祖国的能力。
  不管从哪个视点看,加强出国留学人员特别是低龄孩子的国学教育,有必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做的*,无非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大学特别是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恰当提早组织国学课程,逐渐加大国学教育占比——这是教育部门可做的*。二是经过传统节日、经典吟诵、国学比赛等多种方法,营造酷爱国学的社会氛围——这是社会各界可做的*。三是多给孩子买点国学书本,催促和引导孩子学习国学——这是家庭可做的*。不过,进步国学素质要害还要靠留学生自己。出国之后,留学生们既要积极参与当地我国文明活动,也要使用课余时间自学国学,努力做一个传播我国文明、交流中外文明的使者。

上一篇: 新鸿书院汉字思维公开课开始啦 下一篇: 领略茶艺的趣味,当从“茶”说起。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查看全部课程
重庆新鸿书院

重庆新鸿书院

渝北校区 渝中校区 江北源著校区

查看全部校区 进入官方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