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考研?
这是最多人问的,因为几年前还在叫嚣“新不孝有三:学文、读研、没后代”的我居然主动考研,令朋友们大跌眼镜。实际上我所作出的决定主要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年轻时不知道好好读书到头来只上了个三本院校,在毕业后社会大学将我之前不努力的债通通算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才明白代价是始终要支付的,经过数年的打拼终于在30出头坐在了世界500强的中层管理位置上,当认为终于曲线救国成功时,发现已经是前无去路——上层的人很多都以“博士”为头衔了,后有追兵——新进来的小年轻基本都是985/211重点大学毕业。最令我震惊的是名校-名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封闭的圈子,即某老板是某名校毕业的,会比较愿意去母校进行招聘,在公司内形成该学校的校友圈;同时校内也开展很多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并且有信息共享平台,例如:华工XXX圈(XXX代表企业的名字)、暨大XXX圈等,从而达到“春江水暖鸭先知”,圈外人无从入手。正因为身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着无形的压力,并且想弥补一下年轻时考不上名校的遗憾,毅然决定考研!
2.Why MEM(MEM是工程管理硕士)
这个问题也可以写成“Why not MBA?”其实报读管理类的哪一类最主要是结合自身情况而定,切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能抱着“因为很多人报读MBA,所以我跟着读肯定不会错”的想法。也正因有不同的需求,管理类才有不同的种类和方向。因为是工程技术背景出身,当前所在的行业也是工程技术相关,再者公司里的MBA已经够多了,最重要的是MBA所涉课程并不能帮助我对目前的*有多大的提升。对于管理工程技术类企业,MEM的针对性更强。
3.有报考前培训班的必要吗?
我自己的答案是:有,并且值得!我在2015年的12月联考前就毅然报了名,首要原因就是深深知道自己年轻时没学好,基础薄弱,突击能力弱,只能靠长时间消化。泰祺的培训班能够系统地帮助我翻开那读书时的封尘记忆,老师们以生动活跃的方式再次把这些知识在脑海里激活。令我很欣赏的是这里的老师能把这几个如此枯燥的科目讲得这样有声有色,每次听完都鸡血满满地回家撸起袖子刷题。
其次,作为职场人士,时间非常有限,我们当然希望被挤出的时间能够最有效地被利用。从开始备考复习到最后的冲刺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中途有很多的岔路会让你迷失方向,而此刻你需要一个领路人(老司机)来给你指出正确的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例如:前期应该着重投入哪些科目,后期如何突击;考试大纲里哪些是常考的点;各个学校的招生、面试政策又是如何的;各种有用、专业的信息都是能拿到现成的,省去了大量自己搜索的时间。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只管拼命向前冲,其他的事情交给泰祺。
再次,在培训班你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解答疑问,你不会轻易觉得孤单想放弃。在考研之余也收获一份友谊,对日后圈子的拓展也是颇有帮助。
各科备考心得:
1.数学
在3-6月份是数学打基础的关键时候,很多的公式、基本概念一定要熟悉掌握。掌握这些公式概念的唯一法则是实践,而不是依靠背诵。在做题的过程中悟出数学理论的含义才能在题型变化中游刃有余地应对,从而为能在系统阶段跟随老师的思维破解出题者的用意避开各种坑提供基础。对于基础薄弱的我来说,每天投入在数学的时间大于1小时,泰祺课本的课后作业、100题、300题都要尽量完成,如果只在课堂听讲但课后不进行实践,那么上课效果等于零。在冲刺阶段的真题练习尤其重要,对待真题的态度需要如艺术家对待作品般认真,限时将每套真题做完后,需要对每一道错题以及有疑问的题目(有可能是蒙对的)进行记录并订正,好好反思为什么会错,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出以后怎么样才能不错的措施。例如:一开始做练习时我的排列组合概率模块全错,我就一题一题地订正,看看自己的概念和公式还有那些不清楚,慢慢地熟悉出题者的思路,一点一滴地去累积,直到第二次模拟考试那种难度的数学卷子,我的排列组合概率模块全对,以后看到排列组合对于我就是送分题。通过笨鸟先飞和有效投入,我成功地在一年时间内将数学从弱项变为强项,并在真正的联考中拿下60分,为我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盘。
2.英语
虽然常年在外企*自认为英语比较强,但也不敢掉以轻心,2-6月是背单词的关键时候,每天连复习200个词汇不能少(用背单词APP)。正所谓单词是基础,没有基础再好的技巧也用不上,明明能做对的题最后却被单词堵住,饮恨考场。
有了单词基础之后下半年的阅读课就是重点了,泰祺老师的阅读教学可谓登峰造极,传说中朱大师的“六脉神剑”能让你功力大增,连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都觉得阅读不再是拦路虎,信心满满地又做完一份又一份的真题。最后联考中几个英语比较薄弱的同学都考了80左右的分数,而我这个一开始有英语优势的只考了75,有点对不起泰祺的各位英语老师。可见修炼好老师的方法,一切皆有可能,从而“得阅读则得英语、得英语者得联考”。
最后的英语作文模板也是老师的良心之作,模板的通用性变换让你从容面对各种写作话题,大幅降低你因为语法被扣分的几率。这里我的建议是老师提供的模板一定要进行整理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制作出独有的“custom version”,并有空就进行默写;是的,因为考试是要写出来的,纯背诵无法*单词是不是都会拼写、自己是否能够从容切换以应对不同的话题?这些都需要默写进行实践和验证。
3.语文
小作文一定要多练,使用刘校传授的快速锁定法,然后“定罪”进行反驳,快和准都需要练出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一模的时候就体会到光听老师讲不动手练等于基本不会。也正因如此,我就算出差也带着作文本,晚上在酒店掐表练习后发给刘校进行批改。这里非常感谢刘校无论多少个晚上被我们骚扰也会尽快批改回复。
大作文和英语作文类似,对模板框架要熟悉,并且多熟悉时政。对于一个像我这种的理科生来说,短时间之内要提高文采是天方夜谭,但泰祺能够时刻指出语文话题作文的大方向,并且推送有关的媒体材料,令我这个从小写作文都是凑字数的居然能写的内容远远大于700字的要求,做到考时从容不迫。
4.逻辑
逻辑是我这么多科目最弱的一科,完全靠突击。但突击也有策略,形式逻辑部分需要像数学一样,基本概念公式通过做题来熟悉,难题直接放弃。由于做完历年真题之后发现我自己的非形式部分可以平均拿到28分,加上形式部分的基础简单题,逻辑就没有放太多的精力。
关于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潜力非常大,有一群战友互相勉励互相扶持一起成长,令你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孤单地作战。由于一开始被组内一位知性大姐姐选为组长,就勉为其难地进入这个角色。管理学习小组其实和在企业里面带领团队所用的管理哲学是一样的,作为管理者如何带领一群有着相同目标的人奋力向前冲吗,剩下就是手法了。
有同学曾经和我讲过,因为没有利益关系的制约,这种活很难做,甚至我知道有些学习小组的每天签到制度很严,没按时打卡背单词或者没完成当天的刷题量就要在群里发红*,这是个方法,不过我本人反对这种做法。这种方法相当于很多企业里的“罚款制度”,这种简单粗暴的恐怖管理手法或许短时间内能见成效,而并非从人性的角度去看问题与思考,如果管理制度会令成员觉得恐惧,那么该制度一开始就是失败的。要知道各位组员都是因为考研而走到了一起,作为组长对他们没有任何约束力,也不应该有。我始终坚信,应该燃起组员的斗志,帮助他们、激励他们,让各位一起走完这一段人生中不一样的路,才是我们作为组长真正的使命。某个老国王给儿子讲的一句话始终在我脑内回向:The truest victory my son,is stirring the hearts of your people.学习小组也是一个团队,具备一般团队均有的特性,我们需要找到那种自燃型人物,与其携手激励点燃那种可燃型的组员,而充满负能量的人物则需要坚决打压,至少不能让其负面情绪蔓延影响其他成员,必要时需要私聊纠正一下。
另外在课后适当组织一下活动也是增进组内感情的重要途径,这不单是大家在考试路上可以互相信任互相依靠,在考后的日子里更是珍贵的人脉。
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是围绕着真题、模拟考进行的。泰祺*次模拟考后一般会引起大面积的哀嚎,作为组长需要平息安抚组员的情绪,解释模拟考的意义并不在于打击大家信心,而是暴露漏洞,并且针对漏洞进行纠正预防。正因如此,我当时身先士卒地建立错题本,将真题、模拟考错过的题都认真订正,并细细研究错在哪,是概念还不清?粗心大意?方法有误?通过一道题而窥探自己整个知识体系层面的漏洞,才让这些真题、模拟题做得物有所值,也正是这些题让我交过的“学费”不白交,掉过的“坑”不要在真正联考时继续掉,并且把这些经验分享给组员。
在截至该文结束之时,收到了暨南大学拟录取的通知,长达一年以上的考研路总算是走完了,希望上述经验能对后面的考友能有一丝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