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普通中学,现已成立150年,本部位于东城区灯市口大街55号,分部曾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曾名北京第二十五中学寄宿部。现已撤出并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生教学基地。北京市二十五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校,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于1864年,原名育英学校,是北京近代教育史中,引进西方科学,开展现代教育最早的学校,20世纪30至40年代,已驰名全国。1952年,由党和*接管,转为公办。1958年为北京市十所“红旗学校”之一,60年代初,为北京市重点中学,140多年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遍布祖国和世界各地。北京二十五中近十余年来,在改革开放中又有了长足发展。学校贯彻“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学生未来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奉行“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培育个性、鼓励创新”的育人方针,以“致知力行”为校训。学校于1989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全面素质教育,于1993年9月在全国率先实行教职工聘任合同制;于1996年4月在全国率先实行“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整体改制试验,使学校进入市场;于2000年9月创办了全日制初、寄宿部,推行教育产业化管理;2009年6月,最后一批分部的初三高三学生毕业,剩下的分部学生全部于2009年9月转回本部,分部随即撤销,学校回到了公立的道路。学校具有招聘外籍教师和招收外籍学生的资格。北京二十五中曾有走读部和寄宿部校舍2处,占地325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现只有走读部,即本部一处,在校学生总数3800余人,学生来自全市各区县。2003年1月学校正式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1996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该校的质量方针是:依法办学,质量*;科学管理,精品服务;人际和谐,爱心施教;发展特色,不断创新。该校的环境方针是:遵规守法,污染预防;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学校校训
该校的校训为“致知力行”。
“知”指知识。中学时代是求知的黄金年代,课内知识很重要,而更为丰富的课外知识、社会知识同样重要。
再看“致知”。先秦经典《礼记·大学》写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格,意思是推究。致,意思为得到。格物致知,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能够达到致知,必须把事物、知识探个究竟,不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才能获得真知。一定要尽己心力,不偷懒,不放弃。
再看“力行”。《礼记·中庸》写到:“力行近乎仁。”力行的意思是努力实行,要亲身实践。
短暂的人生,尽在知行中。我们不能作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知识经济社会,同样不能作无知的莽汉。真正做到致知力行,学以致用,一定会有成功的人生。育英的训示,内涵深邃,如一盏永恒的明灯,照亮学子前行的道路。
牟作云、年维泗、柳传志、徐冠华、姜昆、王铁成、林连昆……数不清的成功校友如同璀璨的明星,点缀在祖国美丽的星空里,他们是致知力行的践行者,是育英人的骄傲,是后辈的楷模。
致知力行,如果换成通俗一点、现代一点的表达,用16个字勉励每一位正在就读的25中的同学们:用心求知,勤奋探究,努力实践,*做人!
校园文化
学校学生电视台广播台成立已经十年。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处、电教中心和校团委的领导下,努力拼搏,不断创新,本着“服务学校,增长才干,人性化管理,个性化发展”的立台原则和发展目标,紧密围绕着培养“厚基础、宽领域、善整合、有创见”高素质人才的办学追求,配合学校德育发展规划,为同学的全面发展构建起了展现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成为八十中学学生课余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电视台广播台随着学校望京高中部的启用,硬件也跨上了新的台阶,现拥有编辑室、软件室、广播室、中央控制室,大小演播厅各一个,形成了学校视、音频信息的采、编、播一体化,为同学们实践操作和展示才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新学期开始,学校教育处、电教中心和校团委都会进行电视台广播台新生招生*,从百余名同学中遴选出20余位同学,加入到团队中。
学生电视台组织结构完善合理,设有统管台内事务的总编室,下设播音组、编导组、摄像组、后期制作组,层级管理,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每周例会时,各节目组都会商讨下一期节目的拍摄计划,各组进行专业培训,电教中心老师开设了《播音基础》和《电视节目制作基础》选修课,使同学们不断提高拍摄、播音主持和后期制作水平。如今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对节目的采编播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电视台学生管。我们还建立了奖励制度。进行一年一度的*主持、*编导、*摄像、*专题节目的评选,交流了制作经验,鼓舞了斗志,激发了热情。
学生电视台制作的节目一直广受师生好评。节目内容源于校园真实生活,陆续开设了《校园新闻》、《校园聚焦》、《happy
com》等栏目。《校园新闻》关注校内新事,从学雷锋到学生减负,从卫生保洁到篮球赛,方方面面,涵盖校内大事校事,让同学们全面了解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校园聚焦》聚焦校园热点话题,每期针对一个事件展开,利用采访,现场模拟甚至偷拍展现事件全貌,揭露不文明行为,提高青少年行为道德水平。还拍摄编辑了《飒爽英姿》运动会特别节目,《青春无悔》学生服装风采大赛特别节目,把期中考试的状元们请进演播室,为同学们传授学习方法和诀窍。《happy
com》是一个轻松的娱乐节目,除了关注电脑动画、音乐电影的最新动态外,让大家在了解音乐的同时也感到当代科技的发展。学校的娱乐文体活动也是这个节目的主要内容,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每次节目都会送出好友师长的温馨祝福,旨在通过此节目让大家告别贺卡和昂贵的生日礼物,用一种更清新的方式传递友谊。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尝试着拍摄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剧,为展示学生才华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这些节目能贴近同学真实生活,展现同学们在文化知识学习、科技、体育、文艺方面的特长,为全校师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发现新一代中学生思想、行动中的亮点,积极进行爱国、集体和社会主义教育,展现了该校同学活泼、健康向上、具有国际化意识的首都中学生的新形象。每次利用班校会时间播出一个节目。
校园文化
学校有走读部和寄宿部校舍2处,占地325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在校学生总数3800余人,学生来自全市各区县。当前,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课程结构合理,教育质量上乘,管理科学严格,校纪校风优良,生活服务周到,办学效益良好,赢得社会各界及广大家长的广泛赞誉。
学校占地25亩,建筑面积12000余平方米,在建综合楼6000余平方米,全校共有56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8个班,高中20个班,在校学生总数为2400余人,任课教师160人,管理人员70人。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办学方针2003年1月学校正式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校的质量方针是:依法办学,质量*;科学管理,精品服务;人际和谐,爱心施教;发展特色,不断创新。该校的环境方针是:遵规守法,污染预防;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管理体制先进,各项制度严格,学生风纪规范,教学质量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