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讲故事,少讲道理
有一集康熙来了,蔡康永谈到什么样的嘉宾最难访问,他说,一味爱讲道理却不讲故事的人。连万人唾弃的心灵鸡汤都还知道要拼一拼,故事配道理,满口大道理的人讲话怎么会有人听啦(开学仪式校长发言,你会听?)。
>>>>多用比喻
社会心理学里曾经有实验数据表明,有魅力的演讲者讲话的时候使用的比喻比常人更多。恰当的比喻能帮助观念的输出,把复杂难懂的概念转化成更加浅显易懂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多接地气。
>>>>如果是较长的单方面发言,每隔一点时间就要有一个有趣的点
传播学理论,说服他人的*步就是抓住注意力。比如说现在,你们读到这里肯定觉得无聊了,所以下面我要讲故事。
>>>>能引经据典固然*,即使不行,在适当的时机使用网络梗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去年夏天,我一个朋友A拉着闺蜜去附近的薰衣草花田拍文艺写真。拍过写真的女生都懂,作为欺诈界的翘楚,我们一张成功的照片背后一定有着无数的心机血汗。她俩在田里专心致志地搔首弄姿了大半天,一个姿势摆拍至少五分钟。拍完一个姿势,她俩刚要起身,突然背后传来了一个著名的网络梗:“我活了二十多年,*次见到这么无聊的人。”回头一看,原来是那天刚好也来赏花(...)的另一个朋友B。当时在场的人全体爆笑。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梗在网上已经被用烂,但是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特别好笑?因为这个梗用的时机特别好。首先,拍了那么久的照,两个妹子自己多少也觉得无聊了,而在公共场合拍照这种事原本就是羞耻play,大家都不是明星,被熟人直接打招呼询问在做什么一定会特别尴尬。而使用大家都听过的网络梗,有效地化解了这种尴尬。
>>>>交谈时,多利用对方的身份、背景、或对方之前说过的话铺梗
辩论的时候有一种好用的技巧,就是用对方说过的话反驳他,俗称“自打脸” 。这一点在交流里同样适用。我一个朋友C某天新认识了一个人,得知对方做了十多年的码农之后,他说:“But your hair is still intact(但是你头发还很完整呀)。”引用对方的身份,或是之前说过的话,不仅能创造幽默,也会让对方明白你确实是一个认真的倾听者。
>>>>玩笑的分寸感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幽默也分等级,跟不熟的人聊天就不要总是毒舌,自嘲永远是好用的聊天技巧。
>>>>语速很重要
语速过慢会让人没有耐心听下去,语速过快会让人来不及反应接收信息。政客在做重要演讲的时候,连每句话之间停顿的间隔、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手势、什么时候应该带头假笑,都会在稿子中标出来,可见交流时候语速的重要。
越写到后面越觉得,不仅仅是在写口才好的技巧,而是在写一个高情商的人应该怎样交流。口才好的人不一定话特别多,我见过滔滔不绝唐僧般的无趣交流者,也见过话不多但一语中的犀利好口才。但口才好的人,一定情商高,逻辑好,懂得敏感地察觉倾听者的状态,懂得如何有效地帮助交流而不是自己装逼完了爽。
延伸:如何系统地提高谈吐?
*部分是内功吧,主要指说话的内容,我觉得这是谈吐的根本,没有好的内容,只是一股装腔作势,那不是很难过的事情吗?做不到妙语连珠,口吐莲花,也至少要体现出你广博的积累,思考的痕迹和智慧的光芒。如果说出的话索然无味,或者让人直摇头,那任你双眸灿灿如星,吐气如兰,大珠小珠落玉盘,胜却人间无数,那也白搭的。第二部分是外功,外功基本上就是讲如何让自己说话更有气质,外功见效快,但是要想真正的提高,还需一点一点的积累内功。如果一个人手无缚鸡之力,给他辟邪也没用。
内功
内功分三个方面,我仔细想了一下,就用三个词语吧:积累,思考,实践。看着很像政治书是吧?但是我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积累:这点不用多说了,我想这是非凡谈吐的基础吧,积累来源于阅读,经历,旅行,很多。我想大家都是天天积累,只要活着就是积累,打个游戏,看个电影也都是非常好的积累,但是这里我只是想说积累的时候要注意性价比,我很喜欢亚马逊的Jeff Bezos所提的遗憾最小化框架。想象一下当你老了,回望人生,要把遗憾的事情降到最低。这点是我做选择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原则,思考一下两条路的利与弊,自己能放弃些什么,做出自己内心的选择,那么你的积累就是高效的,有生产力的。
思考:一个人的谈吐,绝不仅仅是说这个人说话的时候,来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吐好的关键是要能吸引人,能散发出个人魅力。腹有诗书是远远不够的,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哪个姑娘小伙没看过几部电影,没读过几本书呀,没去过几个景点,一说起某某小吃,大家不也都是争相输出自己的幸福体验,仿佛怕被落下一样。现在见多识广的人是太多了,然而有智慧的人的比例却没有相应的提高。我想,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思考的不够,或者说没怎么思考过,拿我做一个例子,我很喜欢看书,但是思考用的时间明显不够,这与自己涉世未深,阅历不够很有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思维习惯:把信息当作知识,把收藏当作学习,把阅读当作思考,把储存当作掌握。是的,看过的书没有笔记,没有脑图,没有复习,最可怕的,没有思考,忘却它是很容易的,也是很难形成自己的知识树或者说知识体系的。我心目中谈吐非凡的人说出的话应该是引用的少,而提炼的多。睿智不是来自于看书多,是来自于思考多。我想到一个作家,史铁生,史先生的散文我极喜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由于自己特殊的经历,有心境去思考一些别人很难去思考的形而上的东西,比如“生命,死亡,爱情”,所以他写的东西更能穿透人的内心,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本质。
实践:我说实践,主要就讲一点,写作,其他的以后再说。写作,这东西,绝不是作家的专利,就好像照相,一般人也能照,不用单反也行,记录时光记录爱,没必要整那么专业。如果想提高自己说话的质量,那么一定要重视起写作,为啥呢?我觉得现在社会对自然人的能力要求,主要是三方面:想清楚(批判性思维),讲清楚(演讲能力),写清楚(写作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互相缠绕,不分你我,前面已经说了想清楚,而讲清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可见,我们还要重视起“写清楚”。在写的过程中会发现不管你的想法如何,一旦当形成文字之后,想把心里明白的道理写明白,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经常看自己写的文章跟别人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定期总结反思一下,会让你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练习写作,我觉得可以经常写一些总结。吐槽都可以,再高级点写一点书评,影评都是好的写作方式,可以弄一个Blog,里面就是记录自己的学习反思都是可以的,因为你写的东西,可能有人会看,所以写作的时候会考虑正式一点(如果用英语,还有助于提高英语)。反过来,因为写作是一个高级输出过程,肚子里没有干活,没有硬菜,没有一些足够的积累,思考,是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的,这又逼着你去进行积累和思考。
回过头看这三点,感觉关键还是*点,像一根导火索,后面两点就好象拴在导火索上的火药,只要积累够一定量,量变引起质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大部分人的问题应该也是积累不够的,积累不够何谈思考,实践呢。我比较崇拜的人,罗素,鲍罗丁,金庸,张佳玮,战隼,都是积累做到家的人啊。
外功
外功不是说速效药,一学就会,也是需要刻意的训练,西方的心理学中提倡要想成为一方面的专家,那么10000小时的重复训练应该是逃不脱的。如果说话有气质也是一种技艺的话,那估计也得这么着训练10000个小时吧。
只有通过积累来建设有魅力的内延才是培养谈吐的唯一途径。
这个世界上绝不缺少愿意和你讨论好声音的人,也不乏和你有其他同样爱好的人,重要不是话题,重要的是你,因为你的积累而把这些话题变得与众不同!
简洁而深刻,大气而慎言,朋友们,向这个目标努力吧!【
深圳言道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