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的国际学院主要*括国际法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二者各自具有以下优势:
国际法学院
学科专业优势:国际法学科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建校时创立的国际法学学科,1989年设立国际经济法系,2002年正式更名为国际法学院,是中国内地高校中规模*的国际法教研机构之一,拥有法学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体系完整,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国际法教育.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49名教师,如郭红岩、马呈元、霍政欣等教授,他们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教学经验,部分教师还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高端人才计划,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科研实力强劲: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大研究所的基础上,设立了多个科研中心,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累计出版专著(含教材)数百部,发表论文数千篇,部分学术成果获国家和省市多项科研成果奖励,主办的中文国际法学术期刊《国际法评论》和英文国际法期刊《中国全球治理学刊》在学术界的声誉和知名度正在快速提升.
合作交流广泛:与联合国贸发会、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国际组织和知名研究机构以及欧美众多著名大学和学者建立了定期学术研讨机制,每年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2012年获批教育部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开设“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探索法学涉外人才培养新模式。此外,学院还与美国、荷兰、加拿大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知名大学建立了互派交换生等长期合作项目,每年支持近40名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与学习机会.
国际教育学院
教育资源优质:拥有三星级标准留学生公寓楼,配备独立的阅览室、自习室、活动室、健身房和洗衣房,实施安全人性化管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师资队伍专业:自有专任教师22人,主要由外籍教师和留学归国硕、博士组成,还*括来自其他学院的教学共享师资,能够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国际合作丰富: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教育机构的广泛合作,开设的中国法律暑期学校以其精湛的课程设置、完善的教学管理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取得了良好的声誉,逐渐成为同类培训课程中的旗舰品牌。此外,还开办汉语言文化进修项目,受到外国学生的欢迎,促进了中外文化教育交流.
教学管理完善:学院下设多个部门,*括行政办公室、留学生暨港澳台侨本科学生办公室等,管理架构完善,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序进行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乘车路线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乘车路线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宪法学、人权理论、宪政理论。主要讲授课程:《中国宪法》、《外国宪法》、《港澳台法制》。曾是中央电视台聚焦“两会”的特约嘉宾。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第二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中国宪法*理事。代表作有《选举权的法律保障》、《私有财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一个宪法学视角》。2002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十大最受欢迎的教师”称号。其《宪法学》课程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查看详情
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行政法学、政治学、行政学、比较行政学、政策科学。多年来参与各级科研项目30余个,专著19本,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40余篇。任中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会监事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主编教材《监督学》,获得2011年北京市精品教材奖,著作《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任副主编),获得2000年第12届国家图书奖。
查看详情
葛平亮,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德国法学博士。研究领域:破产法、商法、民法、德国私法。主讲课程:《破产法》、《商法》等,在国内外发表数篇论文。
查看详情
北京大学哲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副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财政法》、《税法》、《税法实务》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财税金融法导论》、《财税法》、《税法理论与实务》、《税法原理》等课程。在北京大学,为研究生开设《税收筹划与法律》等课程。兼任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税法研究室主任。
查看详情
综合评分
高于*同行
好评率100.0%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们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很多老师在国际法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部分教师还荣获多种荣誉称号
课程设置灵活且富有挑战性,注重多学科交叉,还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国际法学院的课程,既有理论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又有与实务紧密结合的案例分析课
国际教育学院有涉外法治等专业方向,国际法学院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专业方向
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多国的知名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等项目。例如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