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国际教育项目具有多方面优势:
国际合作广泛
与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4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合作院校涵盖多个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留学选择.
培养模式多样
有2+2、2+3、3+1、1+3、1+4等多种灵活的培养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国内接受语言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培训后,再到国外深造,最终获得国外大学学位证书,且该学位可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
教育资源优质
国内阶段的任教老师均获国外合作大学认可,使用原版教材,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模式。国外合作学校还会定期审核教学情况,*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实现东西方教学模式的平稳过渡.
节省学习成本
国内所学专业课程可获国外协议院校的学分豁免,节省了大量学费和生活费。此外,国内学习结束后,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根据雅思及专业课成绩申请国外高校设立的不同额度奖学金.
提升综合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通过国际课程学习、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前沿学术知识和研究方法,提升学术素养,锻炼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增强其在全球化职场中的竞争力.
*前景广阔
毕业生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受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及涉外机构青睐,在校期间积累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也为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前景广泛.
入学门槛灵活
对于高考成绩接近或略低于本科线的学生来说,国际本科项目提供了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学生可通过内部选拔考试,凭借该项目踏入名校殿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乘车路线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科研*,研究方向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评价。先后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面上项目、国家和部委科技专项项目、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7部、教材2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7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地质填图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首席)、北京市教学老师、北京课程思政教学老师等称号,为国家*课程、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负责人。
查看详情
余晓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珠宝玉石相关的教学、鉴定及研究事业。主持或参加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
查看详情
王根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二级教授,中共党员。1963年7月生,男,陕西蒲城人。1986年7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7月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1986年7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院长(2004.01-2006.07)、分党委书记(2004.07-2008.10)、院长(2008.10-2021.05)。2013年在教育部行政学院学习3个月,2016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短期访问研究。
查看详情
邹长春,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老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井筒探测技术分中心主任,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岩石物理、测井与井中物探、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深海与极地探测。2000年6月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高访(2016)、西南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第49航次科考任务(2018)、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2023~2024)。曾担任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测录井室主任。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题和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30余项;出版专业教材和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和协会级科技奖励6项。
查看详情
综合评分
高于*同行
好评率100.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教育学院为国际班学生提供的住宿条件很好,宿舍环境舒适,设施齐全,还有专门的国际化学习交流空间,利于课后讨论学习与文化交流,能快速融入大学生活
师资雄厚,所有任教老师均获国外合作大学认可,采用原版教材及中英文双语教学模式
需为高中毕业生且毕业时间不超过三年,学业成绩达到一定水平,还需准备个人简历、成绩单、语言能力证明、推荐信等材料,并参加入学考试
有2+2、2+3、3+1、1+3、1+4等多种培养模式,学生可按需选择
与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4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