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作为金融传统主导力量的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金融制度的逐步完善、行业领域的不断拓展、金融创新快速发展为银行拓展了市场规模,增加了盈利空间;另一方面,海外银行不断涌入、国内银行同业竞争日益加剧、传统业务不断被其他金融或非金融机构挤压,以及直接融资渠道的开放等都迫使银行机构不得不转换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模式,主动思辨、谋求生存和发展。[详情]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并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成熟的金融体系、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构建了强大的金融帝国。历史上,美国金融帝国经历过数次规模较大的危机及无数小动荡,但未发生崩溃性危机。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7月签署了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以重塑金融体系、重振金融竞争力、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该法案被认为是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美国金融监管新法案的签署,掀开了华尔街新金融时代的序幕,也再次证明美国金融体系强大的修复完善能力。 [详情]
瑞士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较少,却是世界金融强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市场、黄金市场是瑞士金融业的四大支柱,是瑞士经济的重要引擎,近20年金融业对瑞士经济增长贡献近三分之一。瑞士金融业发端于16世纪中期,18世纪形成规模。由于瑞士自1815年起信守中立政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资本存放地,加上地理区位优势、税制温和及瑞士法郎币值稳定,成为全球金融资产的避风港。瑞士的银行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有着悠久的财富管理历史和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瑞士金融业历史悠久、保密制度严格、服务专业,国际化程度高,在[详情]
2008年的金融海啸倾覆了众多发达国家的金融巨舰,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更是全军覆没,但日本金融机构的表现却令人刮目相看。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金融强国,为什么在全球化的资本市场运行中能够安静而巧妙地避开由美国华尔街爆发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除了所持美元国债缩水、少量所购美国次贷证券亏蚀和产品出口受到挤压所受的损失外,其国内的金融资产在海啸的*波冲击(08年10月)和第二波冲击(09年1-2月)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西方狂潮的正面的撕裂、颠覆和吞噬。这其中除了机缘巧合,更多的是一些必然的因素。 [详情]